第三章 包羞(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若无圣人之心,难任百姓之君。

  圣人效仿天地之道的首要内容,应是“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翻译过来,就是圣人要公平,要一视同仁。

  对待治下的百姓,不能有亲疏远近之分。

  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因为认识谁,就对谁好。不认识的,就罔顾其利益。

  帝王可以有自己的管理团队,却不能有自己的圈子。

  搞那些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从龙之道,是封建社会的糟粕思想,只有令人唾弃的统治者才会那般。

  当然,也不是没有满朝为民的统治团体的存在的。

  譬如那些信奉红色的同志们。

  为人君者,心里装着的,应当是天下之人;脑子里想的,应当是天下之事。

  纵观漫长的人类史中,曾为帝王者众,堪为圣人者,却不过寥寥。

  继续说高飞带来的这两个年龄在十六、七岁左右的准成年男子。

  高高瘦瘦的那个叫牛奔,比一般人稍稍有些矮胖的那个,叫牛群。

  这两个人是石肤和屯屯的第一批学生。二人跟着这两位师傅学习到的内容,自然是将野牛驯化为耕牛的一整套过程。

  迹天涯一边听着高飞的介绍,一边打量着眼前的两个人,嘴角不自觉的浮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牛奔、牛群二人第一次与首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本来就紧张。迹天涯嘴角的笑容,从他俩的角度去看,带给他俩的更多的是诡异的感觉。

  这笑容出现的一刹那,二人皆是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

  见到二人的反应,迹天涯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笑罢,迹天涯用一个比较和善的语气问道:“你们两个是从稻城来的?”

  “是的。”牛奔、牛群二人同时用小心翼翼的语气回道。

  迹天涯想说的是,“我把你俩当成是从药城跟过去的人了。”但又觉得这样说可能有点伤人,好像潜台词是许多人都没有存在感,所以他都不认识一样。

  所以话一出口就变成了:“我说看你俩怎么不像本地人呢。”

  牛奔二人不知如何作答,只好尴尬一笑。

  迹天涯接着问道:“稻城的开荒情况怎么样了?”

  矮矮胖胖的牛群回道:“那里的土地多到耕不完,那里的粮食多到吃不完。”

  高高瘦瘦的牛奔补充道:“自从成功驯化了耕牛之后,稻城开荒的效率得到了非常非常显着的提高。两个人搭配一只耕牛去耕作后,一天就可以完成之前三个人要去干十天的工作量。”

  牛奔二人说话间,迹天涯频频点头回应,显然是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他接着问道:“这也是织娘将你俩派到这里的原因,是吗?让学业有成的你俩,在这里驯化野牛。”

  牛群回道:“不是的,织娘并没有让我俩来这里。”

  牛奔补充道:“我俩跟着屯屯、石肤二位老师学成以后,织娘只是派我俩去京城的文明之光学院,任职教授驯养耕牛知识的教授。说是要大力推广培育耕牛的方法。”

  高飞接过了话茬,解释道:“是阿妈要求我带他俩来这里的。她在听说了我们这边的情况后,认为我们这里更需要这哥俩。”

  听到此,迹天涯不觉在心中想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呀。”

  事实上,正是阿妈的这个高瞻远瞩的决定,节省了许多,为了解决药城五万人的吃饭问题所用的时间。

  倒不是说药城凭借自己的能力无法成功驯化野牛,而是重新开始的话,势必要浪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

  每名像牛奔、牛群这种优秀的学员,毕业后都可以带着自己学到的知识,实践于华族需要他俩施展所学的地方。

  这才是文明之光学院的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