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肆意抹黑第1/3段
兴道坊举办“流觞诗会”的王宅,现在,也算是太子李承乾的私产。
现在叫“致远园”,取自两汉诸葛亮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中的最后两个字。
原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能淡泊名利,就无法使志向明确。如果你不能使自己宁静,静下心来,就无法实现远大的抱负。”
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而李承乾采用这句话中的最后两个字,“致远”,来命名这座宅院。
也可以间接的看出,现在的他,对自己还是有比较高的要求。
时间来到巳时。
坐在庭院中央的太子李承乾,正在和杜如晦、李纲,虞世南、孔颖达这几个文坛大佬请教学问。
这时候,身后走来一位力士,来到李承乾耳边轻轻细语了两句。
见状,李承乾朝着几位大佬歉意的笑了一下。
然后,抬头看向了远处坐落在中庭的才子宾客们。
见满院的座位坐得七七八八,李承乾便将询问的视线投向了一旁的杜如晦。
毕竟李世民虽然让他们俩一起组织这次诗会,但李承乾现在年纪尚小,一切还都是以杜如晦为主。
看着李承乾望向自己的眼神,看着这位性格温和的太子殿下,如此贤明,礼敬师长。
杜如晦与李纲等人,相视一笑,皆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抬起手来,闲适的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杜如晦冲着李承乾洒脱的一笑,宽慰中带着鼓励道。
“太子殿下,有道是能者多劳,微臣老胳膊老腿了,正与几位老大人相谈甚欢,就不起身了,就劳烦殿下你来宣布一下吧。”
台下如李纲,虞世南、孔颖达等人,自然知道这是杜如晦的谦让之词,为的就是锻炼锻炼太子殿下。
只是心知肚明归心知肚明,这几个大佬在听到杜如晦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不忘将杜如晦好好调侃一番。
其中,李纲,年纪最大,辈分最高,他率先开口,对着坐在他身边的孔颖达和虞世南笑着说道。
“冲远,伯施,你看看,克明这厮,在老夫面前,都开始自称年纪大了,这要把老夫这个老家伙放在哪里?”
孔颖达,字冲远。
唐代着名的经学大家,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孔安的儿子,同时也是孔子第三十二世孙。
在听到李纲调侃杜如晦,他立马笑着配合道:“李公,克明,这是在夸你老当益壮,身体好呢。”
然而,他夸赞完李纲,转过头便立即改口,将矛头又对准了杜如晦。
“不过,克明当着李公的面,说这句话,确实颇为不妥,克明,你还不快快自罚一杯?”
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他还不忘拉上一旁看戏的虞世南,朝着虞世南使了一个眼色。
虞世南,字伯施。
生于越州余姚县,是南陈至隋唐时期着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的儿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弟弟。
同时,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见到好友孔颖达递给自己的眼神,无奈的笑了起来,但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
他站起身来,立马举起酒樽,对着杜如晦义正言辞的说道。
“我觉得冲远兄说的对,克明在老当益壮、精神矍(jué)铄的李公面前称老,确实不妥当,不如自罚过三杯?”
“伯施兄,你这可就太不讲道义了。”
笑骂了一声虞世南,杜如晦转头看向恭恭敬敬站在一旁的太子李承乾道。
“太子殿下,如你所见,我现在的确是脱不开身,所以,还是由你来宣布一下吧!”
李承乾难得看到几位老大人,还有这么一副陌生面孔,脸上的笑意顿时便有些把控不住,努力的板着脸说道。
“好的,那孤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几位大人慢饮,孤,稍稍就来。”
说着,李承乾走到院内搭建的一小方高台上,侃侃而谈的说了几句之后,便朗声道:“流觞诗会,正式开始。”
台下那些才子,在看到未来的储君宣布诗会开始,又看到高台上如李纲、孔颖达等文坛名宿,立马就如同打了鸡血一样。
他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板,眼神闪烁着兴奋和期待。
仿佛看到自己做出来的诗词,已经被这些名人大家传诵,开始名扬天下。
与这些才子不同,秦琼正坐在院子的角落里,安静的看着院子里的人跳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