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年过半百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随后几年,风玄在家中安心住下,教导风浩,陪伴家人,顺便也指导那些仆从修行,从他们的修行之中观察不同的人的不同之处。而鹿大叔、风清、鹿家女则时不时出去走走,出去后短则几月便回,长则年底返回过年。至于风父风母及鹿老太鹿大婶则没有出去的欲望,他们都没什么追求,很享受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生活。

  如此时间一晃又是六七年过去,至此风玄也已年近四十,不过他此时依旧一副少年模样,看起来最多二十出头。而此时的风浩也成为了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其身躯高大魁伟,肩宽体厚,看起来匀称健美,威武雄壮。至于面貌也颇为俊朗,远远超过其父。整体看起来,颇有些风玄的神韵和气度,不过显得稚嫩纯净了许多。若是两人一同出去,不知道的人肯定会认为他俩是兄弟,比风玄和风清两人更像兄弟。

  而这些年,风玄也从朝廷送来的孩童中选了三位收作徒弟。他既然受朝廷供奉,而且朝廷还费尽心思帮他收集各种书籍,他自然不好白吃白喝。但让他做其他事,他也懒得去做,便答应帮朝廷培养人才。这些年,朝廷从全国各地网罗了不少资质头脑都很出众的孩童,送来让他教导。这些孩童都是优中选优,各方面在全国来说都是顶级的存在。而他又从这些孩童中优中选优,选出三个最优秀的收作徒弟,精心培养出来为他办事。

  这一年,风玄最不想面临的日子终究还是降临,鹿家老太寿终殡天。虽然如她自己所说,她这一辈子不仅活的时间够长,堪称万中无一,而且她这辈子也过得安安乐乐舒舒服服,尤其是风玄到来后,所以她也无憾了。不过风玄却难以抑制的伤感与失落,这是他第一次面临至亲的离世,日后至少还要面临好几次,这不由使他生出些危机感。虽说生老病死,乃是世间永恒不变的规则,他就算突破了瓶颈几乎也难逃一死,更无法改变别人的生死,但是见亲人离世,他心中难免有些挫败感。

  沉闷几日后,他决定应皇帝文光的邀请,搬迁至京城郊外。虽说老家这里各种需求一应俱全,他们想要什么,朝廷都会为他们悉心准备并送来,也有足够的仆从供驱使。不过这里终究没有作为天下中枢的京城便利,至少给他们送来的食材肯定就没有京城的新鲜。之前之所以不搬迁,主要也是考虑到鹿老太年龄太大,不宜长途跋涉。但如今鹿老太已经去世,他也该为家里其他人考虑考虑,让他们的生活水平更进一步。而京城近郊,朝廷也早已给他们准备好了宫殿,完全按照他们老家复刻而建。

  搬至京城之后,风玄也不再一直留在家中,开始四处游历。这些年,朝廷给他收集到不少书籍,连国外的都不少。从中,他不只知道了许多从未见过的事物,也了解到了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人总结出的各种道理,更是得知了不少地方的各种传说。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去实地考察一番,既真真切切见识见识那些书籍所记载的各种事物,更要去查证查证各种传说的由来。

  如此时间一晃又是十多年过去,风玄已年过半百,连风浩都已娶妻生子。这些年来,他不仅查证了各种神话传说的起源,比如女娲补天、黄帝御龙飞天,颛顼绝地天通、夸父逐日、大羿射日、嫦娥奔月、封神大战,……。更查证了古往今来所有的神话人物,比如盘古、三清四御、三皇五帝、黄帝战蚩尤中各路神人、封神大战中各路仙人,……,连那些传说中的小人物和凡人他都细致的查证。他也去寻找过各种神话传说中的地方,比如昆仑、蓬莱,方丈、归墟、北溟、雷泽,……。他甚至连那些番邦的传说都一一去查证过,比如说什么菩提证道,诺亚方舟,伊甸园,……。让人气馁的是,这些神话传说竟全都无迹可寻。

  没办法,他最终只好将精力主要集中到两个相对容易有发现的传说上。一是黄帝御龙飞升,据他猜测,那所谓的龙,应该就是一条去往另一个世界的路。二则是老子西出函谷的紫气三千里,不用想,这紫气肯定就是一条路。而黄帝年代太过久远,其启程的具体地点也已无法考证,他的嫡传也无法寻得,而且这条路很可能在颛顼大帝绝地天通之时被截断了。所以这两个传说,他又更倾向于追查老子的紫气路,因为这个传说的发生时间距现在更近。不过可惜,他虽缩小了目标,但好几年了还是没找到一点线索。

  而且经过这么多年,他依旧未能突破瓶颈,不止实力止步不前,连其他方面都无法再取得丝毫的进步。这些年唯一值得称道的事应该就是他的容颜了,这么些年依旧没多少变化,虽已年过半百,但看起来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不过他并不气馁,他按照自己的身体状态推断,他至少还有上百年的寿命,这时间足够他搜寻和突破。而就算最终未能取得什么成果,也不大战,……。更查证了古往今来所有的神话人物,比如盘古、三清四御、三皇五帝、黄帝战蚩尤中各路神人、封神大战中各路仙人,……,连那些传说中的小人物和凡人他都细致的查证。他也去寻找过各种神话传说中的地方,比如昆仑、蓬莱,方丈、归墟、北溟、雷泽,……。他甚至连那些番邦的传说都一一去查证过,比如说什么菩提证道,诺亚方舟,伊甸园,……。让人气馁的是,这些神话传说竟全都无迹可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