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五星好评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秦末之乱,有四百年汉家基业,更是出了文景、武帝、昭宣之盛。”

  “隋末之乱,有三百年盛唐基业,也是出了贞观、永徽、开元、元和之盛。”

  “秦末二世,隋末炀帝,多为可惜。”

  “你如何看?”

  上皇指了指厅内一侧的长案,上面摆放着一些书籍,是二十四史的一部分。

  单单读史很简单,许多事情也都可以看到。

  却……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亲自感悟,参悟。

  数十年来,二十四史已经读完一遍有余。

  现在再次一读,生出崭新体会。

  京城之内一些大儒所论的史书新的,也有阅览,虽然不错,终究没有出乎自己的所想。

  不为太大惊喜。

  而小神医上次对策读史,似是自己所悟,反而有别样的方向和体悟,此为重中之重。

  “无需拘束,随意言谈,史书之论,当家百家之口。”

  “你年岁不大,一些想法别有新意,所想所思只管说。”

  接着前言,上皇又是一语。

  一侧的长乐公主把玩手中小木棍,面带一丝笑意,也是看向某人,不知道他会如何回答。

  似乎也不难。

  秦末二世,隋末炀帝都是知名之人,哪怕没有读过相合的史书,也当可以说出一二。

  “……”

  “这……。”

  “小臣唯有斗胆了。”

  “秦末二世,其人雄才不如始皇帝,智谋不如赵高、李斯等人,以暗主而御奸臣,遵始皇霸道之迹。”

  “乃有取死之道。”

  “乃有秦命不长。”

  “秦末之乱,群雄并起,诸侯相拼,余力耗尽,汉高祖最后胜出,且逐步解决秦之隐患,开汉家四百年伟业。”

  “隋末炀帝,其人雄才不逊文帝,智谋不逊高熲、杨雄、苏威等人,惜哉,内圣外王不足,政事略有狂暴,乃有大业之乱。”

  “继而身死江都。”

  “乃有隋命不长!”

  “大业烽烟,起义相争,李唐胜出,开盛唐之业!”

  如何评价秦二世?

  评价隋炀帝?

  这个似乎不难,这二人在如今岁月是名人,在前身岁月也是名人,皆一统大帝国的第二位继承人。

  结果,将自己的大帝国弄崩溃了。

  所以,是名人!

  也是奇人!

  然而,奇人之间也是有差距的。

  秦二世权谋皆寻常,被权臣、奸臣所误。

  隋炀帝权谋皆上上之选,被自己所误。

  “秦二世……的确难当大位,若然扶苏真的为二世,或许一切就有变了。”

  “隋炀帝……,小神医,你对于他似乎有些赞誉?”

  “莫不忘了此人的谥号?”

  上皇微微颔首。

  小神医语论二人,前者二世,大同小异,此人所作所为的确自寻死路,无能之辈作天子。

  岂非找死?

  而隋炀帝?

  似乎同千年以来一位位大家所评判之语多迥异,起码……史书之上对于杨广没有什么正面评价。

  小神医对此人有不同的看法?

  上皇略有好奇,自己想要听一听,无论对错,起码……多一些不同的念头是好事。

  “炀!”

  “去礼远众曰炀。”

  “好内远礼曰炀。”

  “好内怠政曰炀。”

  “肆行劳神曰炀。”

  “实则,小臣斗胆以为隋后诸人,多有无视杨广之功劳!”

  “观史书,小臣以为杨广之功如下。”

  “其一,改革官制,三省六部虽有改变,大体更为完善,千年来,官制皆在此变换,并无大改。”

  “前明虽有裁撤相位,实则,前明与我朝只是换了一个形式存在,内阁、上书房、军机处所行之力,同相权并无太大分别。”

  “其二,杨广颁布《大业律》,李唐取而代之之后,所颁布的律法,不过为《大业律》的小改。”

  “纵然如今,也有许多律法可以从《大业律》找到痕迹。”

  “其三,迁都洛阳,这一点于杨广而言,是非做不可的,这一点李唐之时的高宗李治也有迁都,目的大同小异!”

  “大兴城、长安城远离中原,每一岁的谷物粮草运送都消耗太大代价。”

  “杨广迁都,还有一个目的,小臣以为,便是想要摆脱自北魏宇文泰以来的关陇贵族集团雄霸之力。”

  “欲要将隋朝的权力中心自关中挪移,摆脱身上的枷锁,以方便开拓盛事。”

  “后来三征高句丽,多有征调关中精锐,消耗关陇贵族集团之力,惜哉,形势突变,超出杨广预料。”

  “其四,从疆域国土而观,隋朝边界在杨广当位之时得到极盛,攻打吐谷浑、攻打林邑、攻打契丹、攻打琉球、攻打高句丽!”

  “杨广之兵者霸道可见!”

  “其五,开凿大运河,隋后,千年受益,岂非杨广一功?所叹息,就是为此损耗民力太多太多。”

  “其六,科举取士,杨广真正将其定下,所为目的,也是打破关陇贵族的世勋世袭,此为帝王功业长久之谋。”

  “其七,修书整理典籍图录,成一百三十多部,一万七千多卷,还尊儒道,可为文教之盛。”

  “其八,隋朝至杨广威压异族,唐太宗被尊称天可汗,而杨广功业不弱,为——圣人可汗!”

  “其九,都言杨广荒淫无道,可杨广一生子女可数,多萧皇后所出,遍观杨广一生足迹,颇为始皇帝遗风,都在巡视诸地之上。”

  “杨广固然有错,功劳也是极强。”

  “都言汉朝武帝岁月,乃汉家威名赫赫之时,然武帝后期,民生凋敝,天下民户几乎少了一半以上。”

  “岂非令人惊悚?”

  “若非武帝及时醒悟,颁布罪己诏,再有其余之法,小臣以为,汉家盛事在武帝后期就危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