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韵寒(2)第2/2段
大学时,我和杨浩宇经常爬上山顶。
那里四季分明,植物茂盛。长满了巨大的香樟、桂树和珙桐,幽深而清静,是我们心中独一无二的园林风景。
我是被武汉大学坐落在珞珈山上的宏伟的、融入到山水景色的古建筑,如老斋舍,樱花大道和主楼这些独特的山水校园景色而吸引过来的。
这些年来我陆陆续续去过很多的大学,但坦率地讲,武汉大学在我心里永远是中国最美的大学,而不是之一。
而且,珞珈山不仅是武汉的标志性地点,也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象征。
你看,从清朝的望江楼到民国时期的武汉大学,再到现代的珞珈书苑,珞珈山上的每一处建筑甚至是每一棵树,都凝聚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除此之外,珞珈山还是咱们武汉市民健身休闲和游玩的重要场所。
在武汉历史上经历过的一些特大的洪水中,珞珈山都是武汉市民的重要避难所。
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度,使得它在洪水中呈现出像一艘巨大的船一样的形态,因此,珞珈山也有“船山”之称。
和许多珞珈学子一样,在谈起珞珈山时,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热爱和骄傲。
韵寒侃侃而谈了半天,才发现韩博超始终一言未发,而且还有些焦躁的样子。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跑题了。
“对不起!”
她笑着解释道。
“我一谈起母校,往往就会控制不住地喋喋不休。”
“没关系。你说的很好。”韩博超说,“现在我才知道,以前对于珞珈山的了解是多么地肤浅!”
“谢谢!”韵寒说,“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得继续和你讲讲这些背景,应该对你后续的诊断和分析有些帮助吧?”
“是的!”韩博超肯定道,“你请继续!”
韵寒为韩博超续了一点水后,继续讲述。
她说,实际上珞珈山在她们心目中就是两座相连的山和一些山凹。
樱园和桂园坐落在一座山上,而枫园和梅园则位于另一座山头。而在山坡斜面上濒临东湖的有个区域叫做湖滨。
“我们的宿舍楼就在湖滨。”
韵寒说得很仔细。
“就在东湖边上,凌波门内,依次排列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五六层楼高的学生宿舍,这里就是湖滨宿舍。”
“我们住在湖滨九舍。”
“这栋“L”形的五层楼以前是武汉大学管理学院的脱产干部培训楼,后来被改成了管理学院成教部。”
“L”较短一侧的几层楼就是我们的教室,一楼是阶梯教室;楼上是普通教室。
“L”较长的那一侧靠近山体,这里就是学生宿舍,五层楼住着管理学院成教部两千多学生。
三楼以下住男生,四五楼住女生。
三楼与四楼之间有一道粗大的钢筋焊接而成的牢固的铁门,每晚的十一点准时锁门,第二天早上五点半钟才会再次打开。
“楼顶是一个大平台,平台的一侧有间三十多平米的小房,原本是个杂物间,因我们那一届招生较多,就腾出来做成了宿舍,门口贴着“601””。
我大一刚进校时,和其他九个同样来自武汉的女生一起住在“601”宿舍。
而同在一个班的杨浩宇,则住在我们楼下的103寝室。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