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江忠源痛说家史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江忠源对国荃道:“正是听闻小弟平日酷爱兵书,兄特想与你相识一番。”国荃说,“小弟亦早从大哥信中得知兄的大名,实实相见恨晚矣!”

  江忠源道:“愚兄尤对喜读兵书之人特为敬重。今日得见,贤弟果然光芒四射,豪气冲天。不过,你大哥乃仕途之人,与我几人有所不同。”

  国荃激动道:“人各有志。霞仙兄及罗先生皆淡泊功名,可他们时时都在钻研学问。正如我大哥所言,二位先生,早已功名之外博学大儒也。大哥研读理学,始于霞仙兄的鼓动。至今,尚对二位学识自愧弗如也。”

  罗泽南微微点了点头:“涤生此乃谦逊之言。他之学识才干,如日东升,罗山怎可堪比?功名与运气,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偿所愿。”

  江忠源扯着嗓门道:“我江忠源,绝不会在科举之路耗费生命,更不会吊死在进士这棵树上。我要快快活活做自己,替天行道,保卫桑梓,剿匪御敌!”

  国荃拍手道:“说得好!岷樵兄,就凭您这句话,小弟敬您一杯!”

  刘蓉一边插话道:“天哪,你二人应该是亲兄弟才对!等下喝完酒,二位赶紧去关公庙结为金兰。”

  江忠源面朝国荃:“诶?沅甫,你可认愚兄否?”

  国荃拱手道:“小弟求之不得也!”

  江忠源放声大笑:“爽!酒不喝了,现在就去!”江忠源说着要起身,被国荃按住,“慢,岷樵兄,结拜金兰岂可您我二人?”

  江忠源说:“对呀,我说的就是我四人同去!”罗泽南和刘蓉看着二人爽朗大笑……

  ............

  文渊阁,浩瀚的皇家藏书令人目不暇接。古今各类藏书百千万卷,分类别存放在排排林立的书柜,煞是壮观。道光帝在国藩和随从的带领下,在文渊阁内浏览察看。道光帝问国藩道:“曾爱卿,此份差可称心否?”

  “回皇上,微臣步入文渊阁,犹如鱼潜瀚海,鸟入丛林,三生三世亦不能有此眼界。臣无时无刻不在云游书的海洋,恨不能长出千手千眼也!”

  道光帝淡然道:“此乃我大清所收集上下五千年之经典。纵人一生五百年,亦读之不罄也。”

  曾国藩道:“皇上对微臣苦心栽培,臣丝毫不敢懈怠。公务之余,均沉浸于书中汲取养分,积累学识。”

  道光帝莞尔一笑:“嗯,曾爱卿喜爱读书,朕便遂了你的愿。在这里你可以读到世间奇书,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将学识回馈于朝廷国事之上。”

  曾国藩忙回话道:“微臣谨记皇上恩嘱!”

  道光帝嘱咐道:“夏秋之交,一定要将所有书籍分类晾晒,万不可有一丝疏忽。否则便是历史罪人。”

  曾国藩恭敬道:“臣谨遵圣言,恪尽职守,保证所有藏书不出分毫差池。”道光帝顺手拿起本书,边翻阅边对国藩道,“曾爱卿,晚饭后,可否再破例一次,陪朕下盘棋。”国藩没想到,皇上突然来这么一句,不知如何回答。“这...”道光帝将书放回书架,淡然地,“放心,朕不怕你赢,朕早就摸透了你的棋路。”

  曾国藩放开胆子道:“若臣又赢了皇上呢?”

  道光帝将手一摆:“你小小年纪不要口出狂言哦,有这可能吗?”曾国藩说,“臣是怕万一。”

  道光帝看着国藩暗自一笑:“好一副钢齿利牙!嗯,好吧,倘若你这次还能赢了朕,朕赏你锦缎一匹。若你输了呢?”

  曾国藩说:“那,臣就送皇上泡菜一坛。”

  道光帝干脆道:“好,我们一言为定。”道光帝话毕,背着手笑着往门外走去,一行跟班的互笑着也跟着出了门……

  夜幕下的养心殿,殿门外站立着执事太监。养心殿侧房,道光帝和国藩正对坐着下棋,沈兰玉立在道光帝一旁观看着。二人边下棋道光帝边问国藩:“曾爱卿,为何将名号取作涤生?”

  曾国藩道:“微臣二十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先生。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此时,臣以为自身陋习颇多,取号涤生,故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则取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昨日死,以后种种今日生也。”

  道光帝沉吟片刻:“嗯,二十岁便在涤生自己。”国藩只顾说话,突然发现放错了棋,他惊呼地:“哟!的一声。”道光帝见国藩走错,开心得孩子一般,“呵呵,不许悔棋。”国藩无奈一笑。道光帝又问,“曾爱卿,在家时都穿什么衣服。”“臣平时在家,穿的皆是,母亲在老家所织棉布做的衣服。”

  道光帝看了眼国藩的官服:“你这身官服,需要多少银两?”

  曾国藩说:“三百两左右。”道光帝吃惊地哦了一声,“这般便宜?朕的龙袍打个小补丁却要三千两银子。”

  曾国藩如实地讲道:“一般的官服,打个小补丁也就两三个铜钱。皇上的龙袍么,微臣不知用的是何等材料。”

  道光帝愤愤道:“哼,即使金丝、银线、孔雀毛,只怕也用不了三千两白银。真是痛煞朕也。”

  曾国藩见皇上动了怒,忙说:“皇上忧国忧民,持身俭朴,乃历朝历代绝无仅有,我朝子民皆崇敬之至。但皇上九五之尊,仍着补丁龙袍,着实让臣痛心。”

  道光帝沉思道:“今年皇太后万寿,朕特意下令多宰两头猪做肉卤,以供中外大臣食长寿面。似乎尚有番臣说朕抠门。殊不知,国民水灾旱灾,虫灾,此起彼伏。朕,年年都要赈灾,年年都要向几千万灾民分发粮种。战争,使我大清元气大伤,国库干涸见底,朕不抠门,莫非要朕在番臣面前粉饰太平,置国民疾苦于不顾?”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