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爷爷逝世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道光帝对身后太监道:“让内务府送五百两银与朕。”太监望了望窗外的天,“现在吗皇上?”“难道还要等天亮?”太监照自己脸上一个耳光,“奴才嘴拙!奴才这就吩咐人去。”太监说着退了出去。

  ……宫内甬道上,几个太监拎着灯笼簇拥着手端托盘的内务大臣一路小跑,转了一个弯又一个弯,一直跑至养心殿院内。

  大殿内,国藩坐在道光帝斜对面的一侧,道光帝慈爱地对国藩道:“定下心,喝口茶,喝吧。”国藩低沉着心情摸着茶杯点点头,“皇上,臣没事的。”

  内务大臣端着盖有缎子的托盘,随小太监进了殿:“皇上,奴才亲点的五百两银,请皇上过目。”

  贴身太监忙接过放在龙案上。道光帝将手一挥:“都下去吧。”

  内务大臣与小太监应了声退出。道光帝将盖缎揭开:“曾爱卿,这五百两银,你带回去为祖父治丧。”国藩恍然大悟,皇上原是为自己要的银子,忙说:“皇上圣恩微臣领了,此银,微臣断然不能收下。”

  道光帝纳闷道:“为何拒收?”

  曾国藩难为情道:“臣屡受皇上恩典,心中早已羞愧难当。如今,朝廷内外处处皆需用钱,臣岂忍皇上为臣再行破费。”

  道光帝解释道:“朝廷费用皆来自国库,这是朕的家用,是朕赠予你的赙仪。”曾国藩道,“臣受之有愧!”

  道光帝坚决道:“曾爱卿,此银不关乎君臣关系,是朕与你个人之情分。快拿上回去吧,时下三更已过,朕亦准备上早朝了。”

  国藩见皇上意决,忙对道光帝施礼……

  ............

  漆黑的小院,人们均已入睡,唯有国藩卧室亮着灯。秉钰和春梅各自抱着自己的孩子,对坐在被窝里说话。秉钰红肿着眼睛拍着怀中的宝宝,叹了口气:“老爷最后一次离家,爷爷送他到长沙。我们那儿全是山路,家里担心爷爷受不了颠簸,可爷爷硬是要送孙子一程。唉,这一送祖孙俩就没再见过。”

  春梅感慨道:“夫人,说句不好听的,老太爷七十六岁辞世,也算是高寿了。等老爷回来,您再多劝劝吧,我看老爷悲痛成那样,心都是碎的。”

  秉钰望了望窗外:“唉,天就要亮了,这人怎么一去就不回了呢?”春梅劝说道,“老爷走时天已经很晚了,兴许和皇上话没说完呢。”

  秉钰说:“要不,你把孩子放被窝吧,一直抱着累膀子。”

  “没事,我抱着她睡得踏实。啊对,老爷进宫前,交代周升明一早搭建灵堂,还特意嘱咐守贵他们几个,若有人来家祭奠,一律不准收受礼金和礼物。”

  秉钰一声叹息:“就由着老爷吧。”

  春梅道:“夫人,婚丧嫁娶,亲戚朋友相互随份子,是咱几百年的老礼数。老爷这又是何苦呢?”

  秉钰说:“多年前,老爷就不走这个礼了。”

  春梅辩解道:“那我见老爷还常常去为人做寿,送出的礼岂不白送了?”

  秉钰无奈一笑:“老爷平日来往的,无非也就几个关系近点的师长和同乡。”

  “可老爷交代周升,只设灵堂不设执事,无论任何人一概不许收礼。”

  秉钰说:“收人礼总是要还的,与其如此,还不如不收。省得天天想着,欠这个欠那个的,晚上睡不着。”

  春梅说:“可咱乡下都兴这规矩。”

  秉钰说:“乡有乡俗,官有官规。如今,老爷是朝廷二品,若像在民间一样,借红白事敛财,朝廷官员都来效仿,老爷岂不上了清史罪人名册?”

  春梅坚持道:“反正我认为,老爷只送不收,用我们家乡话说就是冤大头。”

  秉钰说:“老人去世本是件悲伤之事。别人来慰问,人到心意到。又是收礼又是设宴答谢,岂不将丧事办成了大喜事?老人去世就那么高兴吗?再者,数着别人送来的钱财,心中更生喜悦,而亡故的亲人已是其次。这哪里是孝子所为?”

  春梅叹了口气:“细细品味还真是个理。哎?听!老爷回来了。”春梅说着下了地。

  秉钰说:“你也赶快回屋睡吧,陪我大半夜了。”

  春梅应着:“夫人也想开点啊?”

  ............

  道光二十九爷七十六岁辞世,也算是高寿了。等老爷回来,您再多劝劝吧,我看老爷悲痛成那样,心都是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