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再临灵能大陆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穆华从入定中醒来,感觉下丹田微微发热。只觉得心神俱宁,五感活泼敏睿。

  穆华又看了看手串上面的佛头。嗯?颜色又变成粉红色?又变成粉红色!这么快的吗?在灵能大陆那边将近六十小时才变成了粉红色的,回到地球才几个小时?如果说变色了就是充能结束的话。那么是和什么有关呢?

  那边有灵气能量,这边没有,肯定和灵气无关,自己在那边一直没有打坐。刚刚打坐前还是米白色,现在变成粉红色了。那么就是和人体生命能量有关系了。

  虽然地球上的科技水平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了,可是对于人体生命能量场的研究明显滞后。哪怕是对于人体的研究,因为伦理道德的限制明面上也停留在浅层次。生命研究人员对于活着的人体还没有找到既不违反伦理道德又可以深入研究的方法。只能期待科技研究出新的仪器可以对活人开展无伤害性的深入研究。比如制造出纳米级的机器人,进入到人体的各器官,记录人体器官的生命活动,才有彻底搞清楚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相互之间关系的希望!中国流传下来的中医典籍里面虽然有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的描述。但是由于现在的世界,美西方的话语权最大,所以美西方的科技思维就占据了上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重意会轻言传也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高深莫测,推广困难。还有历史上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北方狼族两次入主中原打击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心的原因。更加加重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时了的风气。特别是当代的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一没有家国情怀,二没有文人气节,为虎作伥。大力吹捧西方的科学体系的同时极力贬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甚至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皮毛都不了解也不耽误这些公知的批评。

  改开以来的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科技体系,大力发展生产力。短短几十年就成为世界上数得着的国家。那些贬低中华民族的公知们就把攻击目标集中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面了。就像有的公知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儒教思想都搞不清楚就跳脚大骂儒家文化把人变得不像人!一种文化就能把你变得不像人?那么你到底原来是个啥就值得深思了嘛?儒的字面意思是人人需要的人,延伸到可以帮助别人的人。把帮助对象视为平等伙伴的人。儒教迎合皇帝统治需要就把人民踩到脚下了。已经背离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宗旨了。这样的儒生已经从人儒退化到犬儒了。

  各位读者大大歪楼了啊,书归正传。穆华换上僧衣左手固定手串,试着用右手大拇指摩擦佛头,一,二,三。天旋地转的感觉又又又来了。睁开眼睛就看到了熟悉的文房三宝。定定神推门而出。门外的阳光有一些刺眼,穆华不禁眯了眯眼。就听见心远的声音:“师叔早安,师叔用了斋饭没有。”穆华没觉得饥饿,又想见识一下这里吃什么。就说:“师侄早安,我跟你一起去吧。”心远领路来到昨天大殿后面的厨房就见到厨房门口几十人蹲在地上,人人手里一个碗,穆华走近一看,碗里是绿色的菜糊。看到这些人吃得很香,穆华让心远给自己盛一碗,尝一尝有点青菜味,糊糊的颗粒很细像地球上的面粉。不难吃,谈不上好吃。勉强吃了一碗。问心远:“师侄,这些人是附近的村民吗?”心远合十一礼道:“回师叔,是后山脚下那个村的,有五十六个人。”

  穆华点点头又问:“你师父和其他师兄呢?”

  心远回答:“师父和其他师兄又去别的村接人去了。”

  穆华来到村民面前说:“你们谁是主事的?”站起一个半百老人弯腰鞠躬说:“回法师的话,小老儿就是。”

  穆华点点头曰:“老人家怎么称呼?把你们中的男青壮选出来,剩下的先去厢房清扫一下。”

  老人说:“回法师的话,小老儿姓赵,是本村的村老。小老儿这就安排。”

  穆华又对心远问:“师侄啊,寺里可有砍伐工具。”

  心远回答:“回师叔,有两把斧子。”

  穆华让心远拿来交给赵村老让他带领十个青壮去砍树。两人一把斧子轮换砍树。剩下的六个青壮负责把树枝捆绑好运回来。又让心远带其余的青壮去挖土。指定老弱中一人负责分派清扫房间。

  心远问:“请师叔明示,挖土干什么?挖什么样的土?”

  穆华说:“寺里面的房子能够住多少人?现在挖土泡起来明天做土坯啊!最好挖粘土。粘土做土坯结实。”

  心远恍然。立马带领剩余的青壮拿上木锹和箩筐出发了。

  木锹?拿起来细看。对啊!穆华没有看错确实是木头做得。份量还不轻。穆华又看了看斧子,哦,这个倒是铁的,可是看到斧子上面蜂窝状的小孔。穆华沉默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怎么可能应对得了天灾人祸?野兽怎能不嚣张?

  穆华看看手串上面的佛头,不出所料果然是米白色的了。头也不回走进大殿,迎面看到了佛像,不同的相貌,一样的慈悲!坐在蒲团上,闭目入定。

  恍兮惚兮,穆华闭着眼睛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脑海深处有一个屏幕,屏幕上有个白须无发的老禅师,满脸的慈悲,看到自己的时候老禅师眼睛里面满满小老儿这就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