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风暴将至!谁赞成,谁反对?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虽然专业对口,但哪有多大的本事?

  如今遇到比他们专业课老师,还更牛逼的院士们。

  自然聊不到几句就暴露了。

  之所以没有被批评得一无是处。

  主要原因,还是徐雷给出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和实验路线。

  这就像成绩并不太好的中等生。

  拿到的考卷,虽然题目特别难,但徐雷早就给了破解思路。

  因而他们解题的速度,可能慢了点,过程搞得很复杂。

  但终归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在走。

  只不过……

  这样的素质、这样的效率,着实让郑馨德有些着急。

  如果同样的科研课题,又有同样的正确思路。

  换做是科学院的半导体科研所,早就完成了。

  听完郑馨德的讲述后,范明远忧心忡忡的说道:

  “郑院士刚才说的情况,不仅仅是飞宇电子科技的科研问题,更是目前国内众多企业的科研现状缩影。”

  “目前,咱们龙国的科研工作主要靠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人才也有资源,科研效率很高、成果也不少。”

  “但大量的科研成果,却只是用来评职称争荣誉,根本没有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没有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牛皮倒是吹得震天响,动不动就填补了什么领域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惠和利益吗?”

  “如果所谓的成果显著,就只是诞生了一篇篇论文、评出了一个个职称、颁发了一枚枚奖章,那不是浪费,又是什么呢?”

  范明远掷地有声的说完之后,会议室内气氛一派肃杀。

  他这一番话,用词犀利、态度尖锐。

  直接把几个同行前来的部门负责人,弄得面红耳赤。

  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

  范明远接着说道: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人才有资源,却无法转化为实际效益。”

  “民营企业洞悉市场需求,有资金有渠道,却没有强大科研能力。”

  “咱们必须想办法,破解现在的顽疾困境,实现真正的产学研合作!”

  “必须要让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实现高效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徐雷顺势说道:“我最近到多个西方发达国家考察了一圈,他们比较传统且成熟的模式,是技术成果有偿转让。”

  “也就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有偿转让给企业,帮助企业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但我认为这个模式,但并不适合我们,因为科研经费来自国家,科研成果的有偿转让,很难做到公平公正。”

  “好的科研成果,如果高价转让,企业实力有限根本承受不起,而如果低价转让,又涉嫌了流失国有资产,确实不好办。”

  “另外,他们还有合作模式,也就是企业给钱给项目,让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做研究,但巨大的科研开销,中小企业也是承担不起的。”

  话音刚落,有人忍不住好奇问道:

  “那徐总您觉得我们国内,适合用什么模式呢?”

  徐雷微笑摇头。

  “国外的那两种模式,我觉得都不太合适。”

  “我个人认为,根据我们特殊的国情,可以采取两种新模式。”

  “一是构建产业技术联盟,也就是成立一些覆盖全国的产业协会。”
<际先进水平,但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惠和利益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