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盘点华夏历史十大耻辱!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土木堡之变,又称土木之变,是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这次事件导致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对明朝的政治和军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景: 明英宗时期,宦官王振专权,政治腐败,边防废弛。北方蒙古族的瓦剌部逐渐强大,对明朝边境构成威胁。王振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力劝明英宗亲征瓦剌,以彰显皇帝的威严。

  事件经过: 1449年,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率领大批官员和军队亲征瓦剌。由于准备不足、指挥失误,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土木镇)遭到了瓦剌军队的伏击。明军大败,死伤惨重,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结果: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朝廷陷入混乱。为了稳定局势,明朝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明英宗被俘后,经过一系列的外交努力,最终在1450年被释放回明朝。然而,他的回归并没有恢复他的皇位,反而引发了“夺门之变”,明代宗被废,明英宗重新登基。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暴露了明朝政治和军事上的诸多问题,如宦官专权、边防废弛等。这次事件也标志着明朝由盛转衰的开始,对明朝后期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第五个耻辱,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是指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四月,清朝军队在多铎的率领下攻占扬州后,对城内居民进行的大规模屠杀和抢劫事件。这一事件持续了大约十天,因此得名“扬州十日”。

  背景: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随后,明室南迁,建立了南明政权。与此同时,清朝军队乘机入关,迅速扩张势力。1645年,清军南下,意图消灭南明政权,统一全国。

  事件经过: 清军在多铎的率领下,于1645年四月围攻扬州。扬州守将史可法率领军民坚决抵抗,但最终因力量悬殊,城池被攻破。城破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居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抢劫,据史料记载,死亡人数达数十万之多。这一事件震惊了当时的中国,也成为了清朝统治下民族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果: 扬州十日的惨剧加深了汉族人民对清朝统治的仇恨,激发了更多的抗清斗争。同时,这一事件也使得清朝统治者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缓和民族矛盾,以稳固其统治。此后,清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剃发易服、文字狱等,以加强对汉族人民的控制和同化。

  扬州十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悲剧,它不仅给当时的扬州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第六个耻辱,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

&em,建立了南明政权。与此同时,清朝军队乘机入关,迅速扩张势力。1645年,清军南下,意图消灭南明政权,统一全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