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屠宰场第2/3段
棚圈里的牛羊都宰杀完了
热合买江指着三个厂房墙根处凸起的地方,“李羽,那里,肚子,亚麻(很)多,你哈马斯(全部)拿。”
屠宰场每年春节前按照市场需求宰杀不少牛羊,牛羊的心肝肺也会拉到市场去卖。
包裹粪便的肚子收拾起来太麻烦,尤其是寒冬,屠宰场一般会将肚子丢弃到墙根处,让场里的职工免费拿回家收拾。
骆峰打量下被积雪掩埋的肚子,“哟,这一车拉不完呀,估摸着要来两趟。”
热合买江摇摇头,“一车,可以,我装。”
李羽跟热合买江是二十多年的老熟人了。
当初修建屠宰场,厂房里简易的案板、屠宰牛羊悬挂的铁架子以及上面的挂钩都是李羽焊接的。
李羽技术硬,给屠宰场的工人留下深刻印象。
自此,每年寒冬,屠宰场宰杀牛羊后丢弃不要的肚子,负责屠宰和保安工作热合买江除了送给自家亲朋好友,就是让李羽每隔一个月来拿一次。
一下子拿这么多肚子,这还是头一次。
李羽纳闷了,“热大哥,咋这么多?”
热合买江恋恋不舍地环顾着屠宰场四周,“你们汉族人,过完年,我这里不上班。”
“为撒?”李羽猛不丁听到这个消息,愣住了。
热合买江瞪着他那大眼睛,一副想不通的样子,“地承包,我知道。屠宰场承包,以后不是公家的了。”
李羽心里一惊,“热大哥,你是说,屠宰场承包给私人了?”
热合买江点头,“你认识,居马特、王三明,承包了。我嘛,肉联厂上班,电焊厂上班,不知道。”
看着热合买江耸耸肩无奈的动作,李羽担忧道:“前阵子听说咱们大集体企业改制,没想到这么快。”
热合买江征询李羽的意见,“李羽,你说,我,肉联厂嘛?电焊厂?哪个好?”
肉联厂跟电焊厂、屠宰场一样都是二轻局的下属企业。
李羽不假思索道:“肯定肉联厂呀,你切割牛羊肉跟庖丁解牛似的,去肉联厂能显出你的技术,咱们都是技术工人,手上的技术丢不了。”
对汉语一知半解的热合买江满脸的狐疑和不解。
骆峰用维吾尔语把李羽的话翻译给他。
热合买江不住地点头,突然询问李羽,“庖什么牛,谁?”
李羽笑了,耐心解释着,“很久很久以前,在口里(新疆话,内地)有个叫庖丁的人,他切骨肉的技术跟你一样,他的名字口里人都知道。”
骆峰用汉语翻译后,热合买江憨厚的笑了。
在热合买江的帮助下,三堆牛羊肚子、牛羊百叶装满了老牛车。
热合买江把屠宰场的十几个破旧麻袋给了李羽。
四个人装好牛羊肚子,十几个麻袋垒得足有两米高。
李羽不好意思地说,“热大哥,你应该给亲戚拿回去的。”
热合买江摇摇头,“你知道的,我们维族人,时间长,旧肚子,不吃。”
李羽明白他的意思,维吾尔族人在饮食上讲究多,不吃放置好几天的肚子。
热合买江在骆峰赶着牛车离开前,又喊住了骆波,俩人从西边宰割牛的厂房出来。
骆波背着一个破旧的面口袋,兴奋地喊道:“爸、妈,还有牛蹄子,八个牛蹄子。”
他冻得通红的脸上泛着幸福的光。
李羽知道,孩子们都喜欢吃她用牛蹄子熬制的牛蹄冻。
她被骆波感染着,知足地笑了。
回到家中,天已漆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