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小头头第2/3段
种植大烟花的人家不多,有个三五家,户主闻言,当场就连根拔起。
户主们连大烟花的花果也都踩碎。
这是最后一个村的最后几户人家了。
骆江等人没想到,就剩下的这五个农家每家都种植着大烟花。
村长加尔肯一嗓子把这五家人喊到一棵大柳树下。
骆江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给这五家介绍了来意。
一家哈萨克族中年汉子和一家年轻的汉族男子等骆江把来意说完,立刻起身走回自家院落。
不大一会儿,这两家户主每人抱着一捆大烟花走出来。
俩人把大烟花朝柳树南边的河流扔去。
骆江等人对着两位主动连根拔起大烟花的户主笑眯眯的点头赞许。
村长加尔肯见三个年纪大的老汉都不动弹,用哈萨克话问他们,“你们不支持县乡干部的工作呀?!”
一个大约六十多岁的汉族老汉迟疑道:“儿子不在家,我做不了主。”
头戴白色瓜皮帽的回族老汉捋着他下巴颏的长胡子,不慌不忙道:“额(我)家没屁股大的地儿种了几棵大烟花,那是治额牙痛病的几棵,就不拔了撒。”
头戴黑色瓜皮帽的维吾尔族老汉也点头附和着,“治牙疼的。”
骆滨慢条斯理道:“大爷们,电视剧《霍元甲》看到没?里面的东亚病夫被外国人看不起。难道您们也想成东亚病夫嘛?!不能种大烟花,哪怕一棵也是违反规定的。”
他又分别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把刚才的话翻译一遍。
三位不同族别的老汉听懂了,面面相觑。
汉族老头站起身来,拍打下屁股后的灰,“让咱中国人当东亚病夫的东西千万不要种,缺德呀!我这就拔。”
两名检察院的干部赶紧跟在老人身后,“大爷,您年纪大了,我们来帮你拔。”
剩下两个老汉见状,也走进自家院落主动拔大烟花。
村长加尔肯去帮维吾尔族老汉拔大烟花。
骆江走进回族老汉家,他三下五除二把十几颗大烟花连根拔起。
回民老汉看着骆江用脚碾碎大烟花的花果。
眼看着还剩下最后两个花果了,连忙拽住骆江,“小头头,就给额留两个吧,额有丫痛病,痛了往嘴里塞几粒,就不疼了撒。”
骆江弯腰捡起最后两个种子,掰开一看,里面的种子还没成熟,稚嫩地未成熟。
他把两颗种子塞给回民老汉,“大爷,这两天牙疼了,你先塞着用。过两天我回市里,给你买些治牙疼的药,不用你掏钱。以后,可别种大烟花了。”
回民老汉一听骆江给他买药,高兴地直点头,把骆江送出门,关心地问:“小头头,你啥时候来呀?”
骆江知道老人这是关心何时把治疗牙痛的药送过来,他爽快地回道:“最多一星期吧,大爷,我不叫小头头,我叫骆江。”
“骆江,骆江,是好娃呀!”回民老汉朝骆江竖起两个大拇指。
在回乡里的路上,检察院的两位干部用敬佩的口气夸赞道:“骆干事,你真行,年纪轻轻就精通各种语言,农村工作干的顺手呀。”
“我们这个联合组,就我们这个组开展工作最顺了,都不用我们出面,骆干事和和气气把原因讲透,村民们都很配合,就没出现其他组那种脸红脖子粗的现象。我们组提前五天完成了专项活动,总算可以回家咯。”
骆江自小在阿勒玛勒村这个多民族聚集的小山村长大。
周围街坊四邻都是不同的民族。
爸爸的老朋友艾力、巴格达提经常来他家,有时候都会用他们本民族的母语跟精通多种语言的骆峰交谈。
耳闻目染的,骆家孩子都会说不同族别的语言。
以前,骆江没有发现擅长多种语言的他有什么优势。
自从下基层跟各族农民打交道。
骆江感觉会多种语言就是自己的看家本领和杀手锏。
他精通各种语言开展起各项工作如鱼得水。
各族村民都知道乡里来了个精通他们母语的骆干事。
骆江在骆峰的几个孩子中,既有大哥骆川的儒雅气质和沉稳性格,更有骆川身上没有的精明和世俗。
在大学期间,骆江就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稳重,组织能力强,思考问题深入,不轻易发表意见,但是说出来的话总是令人信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