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阿乡长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黄色的麦茬地一望无垠。

  从布满密集的、粗壮的麦秸秆能看出这块麦地长得不错。

  年轻的种植大户骆滨跪倒在麦茬地里。

  他全然不顾节节的麦茬透过他单薄的裤子扎的他双膝刺痛。

  他身子伏在麦地里,双手捂着自己的脸低声啜泣。

  骆滨喜极而泣。

  在这块被各族村民视为兔子都不拉屎的几千年的生荒地上种植春麦,竟然成功了。

  全村人都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被他骆滨顶着重重压力做到了。

  真的很不容易!

  从此,谁也不会再称这块地是生荒地。

  这块千年的荒地并非长不出庄稼,只是缺水而已。

  这块地让骆滨等人看到了绿色的希望。

  春麦种植成功,可是骆滨和李献合伙投入的这400万元离收回的那天还是遥遥无期。

  但这也让骆滨感到很满足。

  让他看到了留在农村打拼一片天地的希望。

  更让他坚定了在阿勒玛勒村从事农业的决心。

  这年的深秋,玉米收成每亩地也达到400公斤。

  李献和骆滨并排站在地头,望着三辆康拜英并排收着玉米。

  骆滨心里没底道:“李哥,这玉米能不能把5口井的本钱收回来?”

  李献笑答:“小弟,年初我想着能把今年的生产成本收回来就不错了,你干的不错,生产成本收回来了,我看,5口井成本收不回来,能把两辆铲车的钱收回来就很不错了。”

  骆滨一听说铲车。

  他遥望着江道勒提、老谢和骆波三人开着铲车平整着剩下那贫瘠的2000亩地,“老哥,这块地整出来,种啥?”

  李献用下巴指指跟在康拜英后面查看是否撒粮的骆峰,“种啥,甭问我,你家老爷子不是最好的专家吗?”

  抢抓农时太重要。

  等把最后2000亩地平整出来后,已快到立冬时节。

  骆峰心疼地望着瘦削的骆滨,给嘴唇起着燎泡的儿子出着主意,“老三,赶紧大水漫灌,把这2000亩地播冬麦,咋说,到了明年六七月份,这块地就能见效。”

  骆滨眉头蹙着,迟疑道:“爸,你是说种抱蛋麦子?产量能行不?”

  “行,咱家以前种过,只是多播些麦种,立冬的麦子虽说是土里捂着生长,可是还是发芽的,开春时比春麦早出苗,收成肯定比春麦好,虽然是抱蛋麦子,可也是冬小麦,价格比春麦高些。”

  老农民骆峰告诉儿子。

  在新疆,种植冬麦要想达到每亩地四十五万株,下种量必须五十万粒。

  秋分时节种的冬麦每亩地下种量也就十七八公斤,一粒麦种要分蘖三四株。

  寒露时节种的麦子下种量达到二十来公斤,一粒麦种分蘖两三株。

  霜降的麦子下种量到二十五六公斤,一粒麦子最多分蘖两株。

  立冬时节种的麦子下种量每亩地要超过30多公斤,这时的麦种就不分蘖了,一粒种子就只一株穗。

  只要下种量大,株数多,收成就不会差。

  俗话说,“寒露的麦子小盘墩儿,霜降的麦子不倒针儿。”

  霜降种的麦子出土后不分蘖,就一根芽上冻后,到开春后还可能分蘖。

  立冬种的麦子就只能萌芽不出苗了,又叫“土里捂”,也叫“抱蛋麦子”。

  骆滨认真地做着记录,他决定采纳爸爸的意见,抢抓农时种植冬麦。

  好友老肖自从骆滨承包这块地后,就在乌孙县和西域县来回奔波忙碌。

  立冬季节,海拔高的边陲小镇乌孙县已是天寒地冻,满眼的皑皑白雪,到了冬闲季节。

  冬闲在家的老肖听说骆滨要赶在立冬前播下2000亩地冬麦。

  他连夜就开着自己的拖拉机,带着几位农机好友又来到阿勒玛勒村。

  骆滨、江道勒提和骆波也开着骆滨的那几套机械分工协作。

  十几个不同族别的汉子们开着马力不同、型号不一的拖拉机没日没夜地忙碌着。

  老肖和老罗、江道勒提开着大马力纽荷兰拖拉机在前面犁地。

  骆波和乌孙县的蒙古族汉子阿斯楞用老式拖拉机在后面耙地。

  骆滨和老肖请来的两名播麦子高手每人开着不同型号的拖拉机在后面认真地做着记录,他决定采纳爸爸的意见,抢抓农时种植冬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