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来扶贫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

  伊勒地区扶贫办要求各帮扶单位到结对子村慰问贫困户。

  地区农行结对子的乡村是沙枣树乡阿勒玛勒村。

  副行长那孜古丽带队前来阿勒玛勒村开展扶贫工作。

  为了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地区农行每年要来阿勒玛勒村慰问贫困户至少十次。

  诸如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肉孜节、七一建党节、古尔邦节、十一国庆节------

  反正只要每逢节假日,各族干部职工都会来到贫困户家开展为期三天的“三同”活动。

  即干部职工跟各族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

  前两年,由于那孜古丽分管银行的业务,她几乎没带队下村入户。

  今年,那孜古丽被提拔为常务副行长、党支部书记,她的工作重心也有了侧重点。

  扶贫工作自然就落在她的身上。

  那孜古丽作为帮扶单位的领导,首次来阿勒玛勒村扶贫。

  地区农行已来阿勒玛勒村扶贫两年了,基本上都是办公室主任带队来扶贫。

  今年,伊勒地区政府加大扶贫力度,开展扶贫工作时建立瞄准机制,扶贫进村入户,让贫困户直接受益;以整村推进为载体,着力改变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全地区开展的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整乡推进扶贫试点、扶贫重点村小康示范点建设试点工程中,阿勒玛勒村是西域县的首批示范点。

  这样以来,地区政府要求每个帮扶单位都要由专职的主要领导来负责结对子村的扶贫工作。

  阿勒玛勒村成为扶贫重点村小康示范点。

  结对子帮扶单位责任重大。

  已由副行长提拔为党支部书记兼副行长的那孜古丽,身上的胆子重了许多。

  一到了村委会,那孜古丽就心潮起伏。

  自从十几年前离开阿勒玛勒村,她就再未踏上这块养育她的小山村。

  即使到外地出差也从未路经此地,大都是乘坐飞机奔赴所去的城市。

  目睹着周围的环境,她才发现,这个养育她的小山村,这些年变化可真大啊!

  小山村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土气和灰头灰脸,到处呈现出现代乡村的气息。

  由东向西一路过来,平整宽敞的水泥路面,有六车道宽。

  村子被一片绿色掩映,记忆中的老旧土坯屋早已没了踪影.

  路边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抗震安居房矗立在路的两旁。

  有的铺着白瓷砖外墙,有的设置着漂亮的门楼,有的是精致的铁艺大门,几乎家家院前都栽种着果树或葡萄。

  骆家的三层楼和路边其他几栋红砖小楼显得鹤立鸡群。

  马明还是阿勒玛勒村的村长。

  他侄子马嘎娃已是村支部副书记,都是村里的老熟人。

  由于村委会正在盖建,那孜古丽和随行的同事被安排在老村委会的平房里。

  马明望着娇媚的那孜古丽啧啧不已。

  他紧紧握着那孜古丽的手感慨道:“额们村第一个女大学生,现在都是行长了,真了不起撒,给额们脸上争光了撒。”

  那孜古丽谦逊道:“马叔,以后,我会常来的,这次,没带啥,给你们村干部带了些慰问品,每人一袋大米、一壶清油。给村里的贫困户每家带了一袋大米、一袋面粉和两壶清油。可别嫌少啊。”

  “说撒嗫,你们农行每次给贫困户送的慰问品是沙枣树乡结对子单位最多的,你都不知道,每次开会,其他村长跟阿曼太书记嚷嚷着,说阿曼太偏心,把农行跟阿勒玛勒村结对子了。你们单位好,有钱,跟沙枣树村结对子的那几个叫不上名字的小单位,穷的呀,每家贫困户一袋子大米阿朗阿朗够(xj土话,勉强能凑够的意思)。”

  那孜古丽与随行的八位同事在几名村干部的带领下,提着慰问品前去贫困户家开展慰问工作。

  到了中午时分,慰问活动结束。

  马明为表达村委会对地区农行的谢意,请前来慰问的各族干部职工到马嘎娃家的杂碎店吃午饭。

  趁着大家在雅间等着上菜的功夫,那孜古丽抽空来到骆峰家。

  她来看望下多年未见的李羽和骆峰夫妇。

  李羽曾是她的干妈,这份情谊并没因分离太久而消失。

  骆家三楼阳面那间主卧室里。

  点点双手呈投降状举在脑袋旁,嘴角随着呼吸声吐出一串串白泡泡,小家伙睡得正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