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赤眼蜂;酒嘉一体化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甚至云雾水汽都难得一见,连放炮人工降雨的机会都很难得。

  在北大河岸,各个河段的水资源也加强了管理,巡逻执法人员层出不穷。

  北大河除了下游的农业灌溉用水,上游酒钢和电站也是耗水大户。

  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冲突越发严峻。

  群众反应激烈,区县领导急的跳脚,农业局安排农机农技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好防虫抗旱准备。

  郭阳也问了几次秦立军。

  市里也在和嘉峪关协调讨赖河的水源分配,不过嘉峪关不是很急。

  一是农业用水少,二是位于上游,对嘉峪关来说,保工业生产更为重要。

  嘉峪关二十多万人口,约95%都是城里人,群众对于缺水的体会也没那么深刻。

  在得知酒泉农业发生了旱灾,有些人甚至一脸懵逼。

  “干旱?没感觉到啊,除了不下雨在家什么感觉都没有。”

  “你又不种田,怎么感觉到,这几天农田淌水打架呢!”

  不过,看着厂里还在持续不断地排放污染气体,市民眼中才露出了担忧。

  环境污染才是大问题。

  嘉北工业园区电石、铁合金等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引来群众长期的投诉。

  听闻嘉禾有意治理河流污染时,秦立军组织了许久的座谈会终于定了下来。

  两座城市合并的说法流传了很多年,但因为很多原因,一直没有结果。

  然而,因为嘉禾拿下了两城间几十公里的戈壁。

  酒嘉一体化,或者说嘉酒一体化发展,一下子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对酒泉,嘉峪关没有兴趣。

  对嘉禾,嘉峪关十分感兴趣。

  …

  市里的大会议室。

  长方形的大桌子上已经坐了些人,郭阳进门后,就在打量桌上的铭牌。

  酒泉的一把手秦立军,嘉峪关的三或者四把手唐学青,两座城市的水务、农业、气象、环保部门。

  除此之外,就是酒钢、嘉禾、讨赖河水利管理局、鸳鸯池等水库、上游的水电站等。

  座谈会的级别无疑是很高的,人员也多。

  郭阳的正对面恰好是酒钢的代表席位,一名白净斯文戴着眼镜的男子目光看来。

  “郭总,你好,我是酒钢的李兴建。”

  “你好,郭阳。”

  两人简单的做了介绍。

  嘉峪关因酒钢而生,酒钢也占了全市GDP的90%,李兴建是市里领导圈子的一员。

  酒泉有航空和农牧业两个主导产业,嘉禾同样举足轻重。

  这时,坐在郭阳旁边的农林局卢艺林搭话说到。

  “郭总,嘉禾的旱情怎么样?”

  “新播种的50万亩大豆只能勉强再撑一撑。”郭阳卖起了惨。

  金塔的大豆主要有两个品种,一个是天豆1号,主攻盐碱程度高的地块。

  另一个偏向耐旱,主要种在盐碱度低的土地上。

  但总归改良时间短,又没播种过苜禾1号,在面对长时间干旱时也有点顶不住。

  卢艺林说道:“嗨,天禾的大豆那算什么旱情啊,产量都不怎么会减少。”

  “就现在大豆这价格,每亩减产50斤,总的下来,那也是六七千万的损失。”

  “……”

  这话一下子吸引了会议室里的注意,对面的李兴建频频侧目。

  五十万亩,

  六七千万。

  无论哪一个数字,都极为庞大。

  这时,秦立军和唐学青两人也一起走了进来。

  座谈会很快开始。

  由级别最高的秦立军组织。

  “先说一下旱情吧。”

  “今年入春开始,全市有效降水少、气温偏高,各河道来水较往年相比明显偏少。”

  “好在进入夏灌以来温度高,祁连山区积雪融化速度加快,河流流量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但靠这点水是远远不够的,下面区县都在闹,人畜饮水,农业灌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尤其是蔬菜、花卉和玉米制种,一旦受灾,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挽回的。”

  酒泉有讨赖河,靠着祁连山融水,再怎么样也不至于一点水没有。

  但水也只有那么多。

  还涉及到上游工矿企业,怎么协调,怎么分配,永远是一本糊涂账。

  “水务精准调度,统筹调度现有水源,开展抗旱保灌,落实节水措施,”

  “气象局开展联合作业,密切监视天气情况,把握有利时机,发射增雨火箭弹。”

  “农业局加强旱情监测,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

  “全力开展抗旱减灾工作,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放在首位,靠实抗旱保灌属地责任……”

  秦立军组织座谈会的效果嘛,‘抗旱减灾’就说明了一切。

  但郭阳清楚,地方上能拿出的措施都拿出来了。

  这些日子下乡的时候,他也没少碰到运水车辆,农业局的技术人员也确实走进了田间地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