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合并建制(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临近冬日,山风透出阵阵寒意。

  天气一年冷过一年,据传北地干旱,粮食减产,光景惨淡,各国又增了许多流民,加上晋帝病重,诸国各怀心思,动荡逐现。

  往年此刻,王八镇总是一片萧瑟凄冷,大部分赤贫家庭,担心的都是自家人能否捱过寒冬:是冻死,还是饿死,又或病死的问题!

  可如今,镇上却呈现欣欣繁荣之景象,便是耄耋老人也从未有过此种经历。许多家庭都存储了足够的粮食和衣棉,对即将到来的寒冬瑞雪反多了一番年节的期待。

  这一切当然要归功于刘开这个穿越系统挂逼。

  当前局面,有喜有忧。

  在包身工顾七娘,长工朱伦,临时工陈晃等几个得力之人的全力帮助之下,他迅速整合马岗寨、虎牙寨、五龙山等势力,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的建制改革、人事任免、树立一系列新举措。

  首先是组织架构方面,手底下华兴商社、马岗寨、虎牙寨、五龙山、发财团等大小山头的人员,统统合并,称华兴寨。虎牙寨马岗寨此类称呼彻底成为历史。

  华兴寨分为政军商工四个板块。

  政治制度上,刘开任寨主,副寨主为顾七娘、朱伦;下设由议事员组成的议事院。这议事员可不少,常九、常威、常武、洪奋、洪力、班路、李六奇、姚大肥、欧亮、乌贵、马三饱、冯小贵、于泰、铁和尚、郑山东,徐忠等人,感觉叫得上名字的都塞进去了。

  虽号称议事院,但在行政话语权上就是个摆设,所有决断只集于寨主一人,副寨主顾七娘协管综治和武备,朱伦协管财务和后勤。政策制定和执行基本都绕开议事院,也就是“工会”过节慰问的时候让大家来集体表决一下。

  设立议事院,是出于政治上可进可退的考量,可不是讲啥民主。

  比如五龙山的二大王舔狗于泰、马岗寨的前头领徐忠这些,在刘寨主心里没啥好印象,但为了稳定和谐的大局,平衡各方,也得先挂个名头养着你们,给个身份,享受待遇,实际上啥权利也没有。尔等便老老实实过日子,夹尾巴做人,别给老子找事儿。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又别有政治意图:比如马三饱、冯小贵这种年轻人,一直在赤阳县打理产业,拓展人脉,基本能独挡一面了。这样的后备干部进议事院,是增加履历的加分项。

  以后若要升迁,都得从议事院这个筐里走个过场,至少目前是这样规划的。

  军事制度上,建制统称华兴军,刘开任华兴军总司令,往下空了n档,任命常威为华兴军第一团团长,陈晃这个兼职的,挂名了总教官,一营长铁七、二营长姚大肥、三营长洪力,四营长欧亮。

  华兴军第一团,番号仍是“发财”。

  刘开与铁和尚铁七做了一番谈话,这位耿直汉子也算是马岗寨的元老,目前王八镇除了顾七娘和此前隐瞒身份的陈晃,大概属他的武力值最高,但也是被曹猛打压一直不太得志。刘开考虑其个人意愿,着手让他实际领军。虽军衔在年轻的常团长之下,但他也还是比较满意,毕竟其他部队领导都是刘开嫡系,自己能当个一营营长,至少有了用武之地。

  连郑山东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当前人才着实匮乏,刘开对他也进行了一番考察,得知此人虽爱拍马屁吹牛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能混,自来熟,情商不错。

  所以先尝试给他华兴军团教导员试试,专门想法子培养士兵忠于寨主、保寨卫家的信念。当然,刘司令也告诫他,须把小人得志的那副装逼嘴脸收起来,真正走到群众中去,免得弄巧成拙。

  刘开还要求朱伦对统治区域进行了人口普查,华兴寨实际管辖区域,包括原马岗寨、虎牙寨和五龙山等,合计总人口五千余,这个数字是比较详实准确的。

  古代衙门在统计户籍人口时,许多人为了避税逃役,想方设法能躲则躲;但现在去统计调查,大家都老老实实的,知道刘大王不仅不收税费,不派徭役,甚至还有扶贫低保措施,个个儿恨不得多报些家里的老弱病残。

  但刘开也有办法,一边统计,一边直接安排人携带数码相机拍照,开始着手制作身份证了。

  如此落后的地方,却时常有高科技产品出现,画风也是奇特。山民大多愚昧,没人深究这些,只传刘大王乃天蓬元帅投胎,顾七娘是紫霞仙子下凡,刘开莫名其妙就被神化了!

  。。。。。。

  五千多人口,排除老幼妇孺三千五,十四至四十的青壮不到两千人。

  刘司令权衡之后,华兴军第一团的编制不增反减,只核定三百人,较为袖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