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枢密院机构和编制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明年西南兵马奏凯献俘后,朕会举行一次校阅,确定甲等营、乙等营。”

  对京营的整训,朱由检非常慎重。避免胡乱改动,造成人心不稳。

  所以他对京营的编制基本没有大动,只是加上数字番号。延续原有的办法,对京营进行整训。

  这样虽然不能让京营脱胎换骨,战力至少不会降。避免大改编制,短期内战力丧失。

  李邦华听到之后,心中已经有了底。知道皇帝暂时没有按巡捕营那样对京营大改的想法,只是让他整训。

  袁可立这时又询问道:

  “边军和京军如此,地方卫所又如何编制?”

  “还有各地督抚的标营,应该要如何编?”

  朱由检对此早有全盘考虑,回应道:

  “依朕之见,卫所体系和边防体系要明确。”

  “如今九边各镇,基本是总兵镇守、副总兵协守,还有分守、守备。”

  “这是总兵镇守体系,是边军常用的编制。”

  “卫所则早已成为兵源,指挥、千户这样的卫所军官,才能在镇守体系当把总。”

  “以后朕就明确,卫所主要是提供兵源,兼有守卫地方责任。”

  “卫所的军官、军士、军户需要服役的,编入地方防卫军。”

  “防卫军和边军一样,按总兵镇守体系任命官职,以后统称为边防军,由边防部训练管理。”

  说着,他转向兵部右侍郎秦士文,任命道:

  “边防部部长,由兵部右侍郎秦士文署理,加从二品枢密同佥衔。”

  “下设训练司、步兵司、骑兵司、炮兵司、车兵司、工兵司等机构,负责各兵种训练管理。”

  然后又向一众枢密大臣道:

  “以后地方都司,要和兵备道等护军机构合并,统一称为都护司,或者都护使司。”

  “都护使和布政使、按察使级别相同,统一定为正三品。”

  “卫所由都护司管辖,下设卫所厅、兵备厅等机构。”

  “原都司和兵备道的官吏,改为都护司官吏。”

  “地方卫所由都护司管理,从卫所选拔的防卫军,由兵备道、守备区协同将领管理。”

  “督抚下属的标营,按边防军管理。”

  “下属旅或者营,由旅将、参将统率。”

  这个决定说出,朝堂上的枢密院官员,都是一阵兴奋。

  都司的职权虽然早就被架空了,但它到底是地方三司之一,还有对卫所的管辖权。

  如今皇帝把都司和兵备道合并,代表着文官的势力,彻底深入卫所。原本在都司任职的武官,根本没能力和和他们争权力。

  这件事情,在皇帝设立涿鹿守备区时他们就有预感。这也是很多文官,赞同设立枢密院的原因。

  从此以后,枢密院和地方都护司,就彻底取代了原本的五军都督府和地方都司体系。文官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后,终于把权力渗透到大明的方方面面。

  朱由检知道这个后果,但他更是清楚,如果不把都司和兵备道合并,都司就是个空架子。

  还不如设立都护司,把实权重新抓回来。

  这样武将至少能够进入都护司,在地方军事上有一点说话的权力。

  同时也收拢了卫所管辖权,让那些世袭军官,不能肆无忌惮地欺压军户。

  都护司设立之后,可以利用其掌握的军事权力和布政司、按察司重建平衡,这是当前大明地方权力演变的必然。

  朱由检之前把一些兵备道改为护军都尉,就是为成立都护司做准备。

  这样都护司任职的文官,会有文职军官身份。把他们和其他文官区分开,不完全是铁板一块。

  枢密院收到这个大礼包后,都是非常兴奋。袁可立还有些冷静,询问道:

  “都护司和都护府有什么区别,还请陛下指示?”

  朱由检向他回应道:

  “内地由三司管辖的省份,称为都护司。”

  “边疆军管的地方,则称为都护府。可以独立开府,设立政务署、廷尉署、卫尉署这三署,治军的同时治民。”

  “都护司以都护使为主官,都护府则以武将总兵为首。”

  “如果设立相当于巡抚的护军使,则以护军使为首。”

  这点文官都很满意,因为现在所有的都护府,基本都设立了护军使。

 &ep;都司的职权虽然早就被架空了,但它到底是地方三司之一,还有对卫所的管辖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