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参谋部和庙算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理院和都察院、刑部仍旧组成三法司,未来在长安街一带建官署。”

  三法司衙门的位置,不在承天门前。甚至都不在长安街一带的大时雍坊,而是在阜财坊里面。

  朱由检的想法,是趁着这次朝廷机构调整,规划新的衙门地点。不然随着大理院的机构完善人员增加,现在的大理寺衙门会放不下。

  都察院同样如此,他现在对不受掌控的科道官员不怎么待见,但是在以后把都察院和大理院改组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后,必然会增加监察人员,整顿大明吏治。

  所以他想在五军都督府西面的大时雍坊,拆迁出一块地盘,把三法司都放在这里,方便处理公务。

  这是长久的准备,现在因为钱粮不足,只能暂时放下,让三法司有个心理准备,不要胡乱扩建。

  同时,枢密院和政务院南边的西江米巷、东江米巷这两条街的地方,也被他规划了用途。以后都要拆迁,用于建造衙署。例如朝鲜等国派来的使者,可以在这一带建使馆。

  袁可立听着皇帝的安排,没有发表意见。

  他现在已经是枢密同知、执掌枢密院事了,对于军事以外的事务,实在不宜发言。

  甚至,因为在机构调整时兼着兵部尚书,他现在实在位高权重,所以向皇帝请求,卸任顺天府尹等兼职。

  朱由检听到这个请求,眉头微微皱了皱。因为袁可立在顺天府尹的位置上干得不赖,让他实在不想换。

  今年京畿大旱,若非袁可立组织得力,京城附近的局势,绝不会这么安稳。

  京津公路、诸王府等工程,也不会这么顺利展开。

  而且他还担心的是,建虏有可能像历史上一样破关。那时京城防御,需要得力官员。

  袁可立就是他看中的主持京城保卫战的人物,在确认建虏还会不会破关前,他不想更换顺天府尹。

  所以他安抚道:

  “袁卿勇于任事,不要在乎物议。”

  “卿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不要心有疑虑。”

  袁可立正色说道:

  “臣非是惧物议,而是要立规矩。”

  “枢密同知本就权重,兼任兵部尚书已是在改制时特殊情况。”

  “若是再兼任其他官职,权力实在太大。”

  “臣请陛下明令,枢密同知和枢密使,不得兼任其他职位。”

  朱由检听着他的话,知道这确实在为朝廷考虑,是要为以后立规矩。

  这让他心中很是感动,有些感慨地道:

  “若是朝臣皆如此,朕何虑朝堂之事。”

  “袁卿忠心为国,堪为官员表率!”

  赞扬了袁可立一番,朱由检还是没答应他的请求,决定道:

  “枢密院组建至少需要半年,和地方的磨合也需要时间。”

  “朕就定今后一年为过渡期,不作为以后的常态。”

  “顺天府尹一职,袁卿就再兼任一年,以便整顿京城一带防御。”

  “朕再安排司农寺卿郭允厚兼任顺天府丞,袁卿以为如何?”

  多了一位官员制衡,又被皇帝如此夸赞,袁可立接受了皇帝的任命。决定把顺天府的事情尽量交给郭允厚,自己少插手些。

  事实上,这一年他和郭允厚的接触不少,因为太府寺推行的税制改革,主要就在顺天府。

  如今皇帝任命郭允厚兼任顺天府丞,既有让他把税制改革继续推进的意思,也有安抚一下这个人用意——

  从太府寺卿转为分出来的司农寺卿,权力小了一半。这让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郭允厚,心里可能难接受。

  所以皇帝给他加个兼职,显示信任仍在。

  事实上,郭允厚一点都不难以接受,甚至太府寺分割前,毕自严就征询过他的意见。

  他同意分割的原因,是这一年实在太累。光是顺天府的税制改革,就让他觉得忙不过来。

  想到皇帝来年可能要把税制改革向北直隶推进,他就同意了毕自严的提议,从太府寺分割出司农寺,转任司农寺卿,把田税以外的税务交给他人。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皇帝似乎觉得他太清闲,给他加了担子,兼任顺天府丞。

  甚至还让他尽快整理出顺天府的黄册,看看有多少田地能够征收赋税。以及工部把海河整治后,将来能开垦出多少荒地用于屯田。

  单是顺天府的事务,就能让他忙不过来。想要轻松一些,那是想得太远。

  交流了一些枢密院的事务,朱由检又问袁可立emsp;这让他心中很是感动,有些感慨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