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四正六隅 十面张网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枢密院即将组建的参谋部,必须要有这个人。

  朱由检也对杨嗣昌的策略极为好奇,因为他的印象中,杨嗣昌是一个财政方面的人才。他在信王府中,看过杨嗣昌编撰的《地官集》。

  所以他本来打算把杨嗣昌以后用在户部,没想到杨嗣昌在这时候,提出了围剿建虏的方案。

  能得到袁可立的推崇,必然有可行之处。所以朱由检颔首道:

  “召杨嗣昌去武英殿。”

  “宴会结束之后,卿等兵部大臣一起过去。”

  让群臣继续宴饮,畅谈今年的胜利。

  宴会结束之后,朱由检和袁可立、闵梦得、秦士文、李邦华、毕懋康、赵绂、陈奇瑜等兵部大臣,一起前往武英殿。

  武英殿前,杨嗣昌早已在这里等候。他在接到皇帝召见的口谕后,心中极为兴奋。

  作为通政司右参政、负责大明通讯社的杨嗣昌,消息极为灵通。可以说朝廷上下的事情,少有他所不知。

  在观看奏疏和主持邸报发行的过程中,杨嗣昌敏锐察觉到,当今皇帝对武勋的重视,以及要用封地,酬劳有功之臣。

  这半年多下来,他不但看到了三个诸侯国诞生,还看到了众多的世袭男爵、世袭爵士被册封——

  那些刚刚受抚的海盗,都被皇帝册封了爵位。

  所以他当然不甘心做一个纯粹的文官,错失立功分封机会。

  故而在这次枢密院即将组建时,他向未来大概率执掌枢密院的袁可立,提出了围剿建虏的策略。

  作为通政司的官员,杨嗣昌虽然不知皇帝和袁可立等人商议的封锁线之事,但他从和建虏相关的奏报中,敏锐察觉到一个包围圈在确立。

  所以他根据各方实力,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得到袁可立的赞赏,被皇帝请到武英殿讲解。

  这让他心潮澎湃,下决心要凭借这次机会,跻身朝堂大臣。

  “四正六隅者,以兵力强的长城、辽东、辽南、东江四方为四正。”

  “以安东都护府、宁远伯国、江陵公国、黑龙江上游,以及草原察罕部、哈喇慎部这六个边角为六隅。”

  “构成十面之网,一同围剿建虏。”

  指着武英殿挂着的地图,杨嗣昌侃侃而谈。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围剿建虏示意图)

  在杨嗣昌规划之中,长城、辽东、辽南、东江为四个正面战场。

  其中长城、辽东专任防卫,最重要的是不让建虏攻进来。

  辽南、东江则专司进攻,不断调集精兵强将攻打建虏。

  即使这两路兵马遭到挫败,对大明来说损失也不大。建虏不可能跨海,威胁其它地带。

  六隅则是六个边角的侧面战场,根据其拥有的兵力,时而分防,时而协剿。让建虏无法休养,只能不断作战。

  如此征战下去,建虏必然疲惫,只需数年时间,就有平辽之机。

  朱由检听着杨嗣昌的规划,心中也极为惊叹——

  能在朝廷的各种奏疏中看到这些东西,并且串联起来。

  杨嗣昌在军事上的天分极高,确实是天生的参谋人才。

  也难怪袁可立听到这个构想后,想把他调进枢密院。

  有心考验一下这个人,朱由检在杨嗣昌讲解完他的策略后,询问道:

  “杨卿之策,天马行空,和朝廷构建的封锁线不谋而合。”

  “那么在杨卿看来,这个策略的缺陷在哪里?”

  “应该如何解决?”

  杨嗣昌闻言皱眉苦思,思索自己的策略缺陷在哪。

  在他看来,自己苦思数月的策略不说完美无缺,却也称不上有什么大缺点。

  皇帝专门询问这么,莫非有什么缺陷自己没有看出来?

  盯着地图,苦思冥想,杨嗣昌最后把目光,放在了察罕和哈喇慎——

  在他看来,最可能出现疏漏的,就是这两部了。

  从今年建虏西征的表现来看,这两部不值得信任。

  所以他回应皇帝道:

  “四正六隅之策,最要紧的是长城和辽东防线。”

  “这是臣的策略中,让这两地专任防卫的原因。”

  “察罕部和哈喇慎部纵然有失,也威胁不到京城。”

  “两地遭到进攻后,可以让辽南和任防卫,最重要的是不让建虏攻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