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划时代的“电池1号”金属固态电池诞生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电池一号”陶瓷外壳里面,少洛根据小乌提供的知识将里面分隔成了25个正方形的小格子,每个格子之间采用的是熔点为6000度左右的高温陶瓷片隔离,并分别有一条熔点同样为6000度左右的导电发热陶瓷棒作为充电热量源,而陶瓷片格子中间则主要灌注金属电池液。

  满电状态电池液将会是液体状态,而充分放电后则变为粉末状固态金属状态。理论上每个“电池1号”被分为了25个小电池,它们以串联形式工作,工作状态的电量消耗为1到25,也就是1号电池消耗完会自动切换到2号,3号... ....最终直至25号电池消耗殆尽。

  当然25号电池有一个自保护状态,在24号电池功率消耗50%以上时,电池会自动启动自保护功能强制要求使用者立刻充电(初步设定汽车在50-100公里内充电)。事实上即便是0续航状态下,25号电池的储备电量,也足够车辆再行驶200公里左右。在某些电动车没电停靠在公路甚至高速公路,全车没有任何灯光示警的危险情况将严格杜绝。

  按照整块电池10公斤500千瓦电量的状态,可以让1200公斤(含汽车各个安全部件及全面整备质量)的汽车综合行驶6000公里,在高速公路等车速能量消耗比较大的情况下,续航里程依然能达到4000-5000公里左右。试想一下,这只是一个10公斤的电池,如果是配置100公斤甚至是200公斤的电池呢?实在是一个太过惊人的数据!

  少洛按照数据将各种金属材料按比例放置到“电炉1号”里,心中一阵肉疼,特别是那些铂价格真心昂贵。当然其他的银、纳、锂、钴、钨等金属材料也不算便宜,可比起又名白金的铂金属来说那都是小钱了。

  “电炉1号”的最大容积是1升,少洛的一个电池需要的金属大概溶化后为0.9升左右,刚刚够用。将一份电池液态金属的配比量放进去之后,少洛又往里面加入了几种关键性的稀土微量元素,这些稀土元素将是这个液态金属电池的关键。

  8千瓦的“电炉1号”使用的电量一般家庭的接线总盒都可以承受,毕竟一台客厅里的大型空调柜机功率就能超过5千瓦。随着“电炉1号”开始加热,炉里的温度也开始缓慢升高,小乌指导少洛在炉壁上安装了一个微型的金属陶瓷温度传感装置,可以在电炉外面简单显示炉内的温度。

  几个小时之后,电炉的温度已经来到了4000度,这时候炉子里所有的金属都已经全部融化,金属之间的气态液态分子、离子在几种稀土微量元素的催化下正在迅速产生分子反应,它们的分子成分互为融合和重新组合,一种新型的金属合金m1号诞生了。它的熔点大约为5000度,气化温度更是超过了8000度,超过了地球上已知任何物质的熔点。密度为5,比钢的重量大约轻三分之一左右。

  m1金属的主要特性是能量可储性,它在金属状态下通过和液态特殊电解液发生反应,在充电状态下可以变成一个个近似液态的能量储存分子,充电完毕状态后就将成为液态的金属液态。这种液态金属在放电状态下,会逐步变为金属粉尘颗粒,悬浮在电解液中。

  再充电过程则会又变为液态金属状态的混合体。这个电池充放电的过程类似于我们充电电池的原理,不过“电池1号”里面使用的材料超出了地球科技太多太多。

  虽然这种m1金属的熔点很高,但它的硬度类和延伸性和黄金等软金属类似,少洛轻松地依靠一个网上购买的小型金属粉磨加工机就完成了金属粉末粉碎。

  除了这个设备之外,少洛还买了一台德国的家庭用轻型精密机床和一台压模机,用于制作电池外壳和封装设备。对于m1金属的制造来说,电池中间抗高温隔热陶瓷片简单一些。

  整体来说,金属电池和外面的各种控制模块(如输入输出控制模块和线路、安全控制模块等)一起,最终达到了10公斤一个成品重量。外部尺寸大概在10*20*25公分的尺寸,体积比一个传统的12V汽车蓄电池还要小。

  毕竟还是首次制作这样的高科技内涵的粗糙工业品。尽管少洛的知识储备和身体协调性在这个星球上堪称顶尖,小乌也在旁边辅导不停,但首了几种关键性的稀土微量元素,这些稀土元素将是这个液态金属电池的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