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与古人扯淡第2/2段
“通过区分不同的土质土色,纵向可以划分地层,横向上可以发现不同种类的遗迹。土层由上至下,越往下年代越久,历经年代变化、自然环境变化,会有不同的文化层。”
“哟,这么神奇吗?”
“那是。就拿这土样来说,除掉生土,就有夯土灰土五花土,路土游土黑垆土,蓝点黄硬黑沙土。颜色不一,硬度不同,可细着呢。”
“可我看颜色都差不多啊。”
“所以你得学,得摸,有时候还得闻。口红色号你要是都分不清,这个也难......”
随着荆明的讲解,李乐算是搞清楚自家姥爷在这干的是什么活。
二三十年代,一批被称为来自麟州的古玉流落到海外,使得许多国外专业着作有了记录引用。
说是流落,其实就是高家堡这一片农民在石峁取石建房时,挖出数量不少以黑色牙璋为代表的的古代玉器,然后被文物贩子卖到海外。
后来有报纸零星报道了麟州发现古代遗迹的事情,但是在那个年代,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直到建国后文物普查期间,有人因为盗卖玉器,引来调查。
原本说是调查辽金墓葬,但是辽金墓葬没发现几个,倒是发现石峁山上“朽腐石墙、乱石陶片、牛马朽败骨片”随处可见。
一直到七十年代有了第一次正规发掘。后来断断续续的,才逐渐认识到石峁山的重要性,成立了保护区。
曾昭仪这次带人来,就是为了给文保区补充划定范围,顺手带一带燕大、西北两个学校的学生。
“你们两个过来。”
李乐一抬头,老头站在不远处一道梁上招手。
“包里有个皮尺。”
“这个?”
李乐翻开挎包,拿出一个大圆盘。
“会用不?”老头接过来,朝梁下估摸两眼。
“会用。”
“你和荆明去把下面几个标记点到这段墙体的距离测量一下。”
曾昭仪把皮尺塞到荆明手里,嘱咐道,“数据精确到一位数,注意和地形图对比标记。”
荆明甩了甩额前的头发,“明白。”
“您干嘛?”李乐在一旁问道。
老头把李乐手里的挎包扯到手里,“我去上面平台,你们干完上来找我。”
李乐身手利索,爬高上低的,比起弱不禁风的荆明麻利的多。
没测两个点,荆明已经气喘吁吁,不由得羡慕的看着李乐,笑道,“哟,你这身板儿够可以的,那道弯梁都不用绕过去,直接就蹦上去了。练过?”
“瞎玩儿。我看你还不如我姥爷腿脚利落呢。”
“我属于半道改行。以前蹲实验室,哪用得到体力。”
李乐好奇,“改行?”
“哥们儿以前是学生物的。”
“动物?植物?”
“蛋白质,氨基酸,dNA,懂?”
“克隆那种?”李乐恍然。
“行,知道的还挺多。”
“那你咋换到这个专业了?这俩好像不沾边吧。”
“谁让哥们儿那时候爱上了一个姑娘。”荆明叹气,表情幽怨。
李乐秒懂,“后悔了?”
“没有啊。”荆明大手一挥,指着眼前的高原,“与古人扯淡,从王侯将相到黔首布衣,从万年之前到百年之初,岂不快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