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抗战《夜曲》(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父亲别为我送行,太行山远,寒风凛凛,游击归来,慷慨做悲鸣。】

  【教员别再为我送行,不见牺牲,何来太平,破虏请缨,血染红领,黄土百万流星。】

  【同学请与我同行,十万青年十万雄兵!】

  【投笔从戎,着我战时衿。】

  “好!”

  大汉,正在抄书的班超,猛地把手中的笔一拍,站起身来。

  “大丈夫,当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投笔从戎!”

  “后人尚且有此志向,我班超,亦要杀敌报国!”

  南宋。

  “十万青年十万兵……”

  此时正在招兵买马的文天祥,呆呆的看着天幕上的画面,想起了许多和他一样读过书的同僚们,如今大宋国难当头,看到后人如此坚决的抵抗精神,一字一句皆是挥洒着血泪的歌词,也是感动的不行。

  “大宋养士三百年,也到了该报效国家的时候,事便再不可为,文天祥也愿为一马前卒,战死沙场。”

  大汉。

  “四川…蜀地。”

  刘邦看着天幕上出现的四川的一幕,一眼就认出来那是蜀地,正是他当初的龙兴之地。

  “巴蜀天府之国,看天幕的意思,应该是没有丢。”

  他松了一口气。

  后世华夏的抗日战争虽然惨烈,但是似乎还保留了最后一线希望。

  虽然中原丢了,南方连南京都丢了,但是蜀地还在,有天险可守,倭奴也很难攻进来。

  而听这悲歌的描述,蜀地也有源源不断的兵员,这悲歌,可真是视死如归,后世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的国民,都能够同仇敌忾,明知道可能会牺牲还前赴后继的呢?

  大唐。

  李世民和他的群臣们总结着这场战争的具体结果。

  “看起来后世的蜀地应该是没有被倭奴占据。”

  “悲歌中如此赞颂川军,想来蜀地的军民为了抗日战争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虽然中原丢了,南京丢了,但是蜀地这个大后方应是还在。”

  “当年汉高祖刘邦,就凭借蜀地和关中夺取天下,蜀地和关中地区也有天险可守,不像中原地区,一马平川。”

  “到了那,恐怕倭奴的那个什么火车、坦克也很难使用。”

  “这就是地大物博的优势。”

  “这日本终究是个弹丸小国,纵然是完成了后世所说的那个什么工业化,面对的后世的华夏,对他来说依旧是个庞然大物。”

  “这场战争,后世的华夏,应该是赢了。”

  因为有着苏瑾此前的生活写照作为底气,在分析起来,贞观时期的群臣们,随着天幕给出的信息越来越多,大都是相信后世华夏应该是战胜了日本。

  李世民等人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要重视西北的发展,不然万一后人遇到了不可抵挡的敌人,连个卧薪尝胆,等待时机的机会都没有。

  清朝。

  “蜀地……”

  雍正点了点头,脑海里突然冒出了新的想法。

  自古都是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更加发达,即便是蜀地,比之也不是收税的大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