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各省粮食产量(上)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诸葛亮的羽扇不禁摇晃的更快了些,却是无法得知其原因。

  只能归咎于后世那些他看不懂的科技。

  虽然天幕给人带来的震撼已经够多了,但是,每每看到新事物,依旧让人感慨万千。

  大唐。

  “后世之繁华,真是远超我们这些先人的想象啊!”

  李世民不禁感慨,这个视频的第一句话,给他的震撼,就比天幕此前所播放的大多数视频要来的大的多。

  毕竟,粮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也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们,无比注重的事情。

  所谓江山社稷。

  社稷社稷。

  便是土地与五谷。

  有了这两样东西,皇位自然稳固,而若是丢了这两样东西,那一个王朝也就走到了尽头。

  “我大唐若是如今能产这么多的粮食,恐怕盛世已经来临,诸公也不用兢兢业业的,与朕忧虑这百姓衣食问题了……”

  李世民满眼都是天幕上那漆黑的大字写着的1163万吨的产量。

  如今大唐刚刚经历过隋末的战乱,人口不过一千多万。

  “这么多的粮食,足以养活五百万户,甚至是六百万户人口了。”

  “也就大业年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加起来,能够比这后世的甘肃高。”

  幻想着的想要恢复的盛世,实际上,也比这后世排名第二十的‘甘肃’的粮食产量,多不到哪里去。

  “地图、建制、产量,天幕上的信息,要一个不漏的给朕全都记下来。”

  李世民深深的吸了口气,前几日,天幕还狂吹他的一生,好好的让他过了一把瘾,但是如今……

  看到天幕上后世的如此成就,原本升起的自得感,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先定个小目标,让我大唐的粮食产量,超过这后世的甘肃!”

  【第十九名,陕西】

  【粮食产量:1231万吨】

  大汉。

  “三秦之地,这倒是让乃公好接受一点。”

  “关中土地,沃野千里,再加上后人那个什么南水北调,和乃公看不懂的一些什么科技,能产这么多粮食,虽然也不能理解,但也只只能这样接受了。”

  刘邦喘了口气,比起刚刚的甘肃,这个后世叫陕西的省份的粮食产量,更容易让他接受一点。

  大宋。

  “这才是第十九名?”

  “那到了苏湖之类的地区,不知道又要产出多少粮食啊?”

  不少宋人看着天幕平淡的讲述,都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单单是这个第十九名和第十八名的粮食产量,足以赶得上他们大宋一半左右了。

  所谓苏湖熟,天下足,而天幕所言的这两片地区,根本无法与大宋的其他产粮区相提并论。

  明朝,崇祯晚期。

  “陕西?甘肃?”

  “这不就是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吗?”

  看着天幕介绍的这两片区域,崇祯有点儿绷不住。

  “这地方要是能产这么多的粮食,还能有那么多人造反?!”

  “连年不是干旱就是大水,要么就是蝗灾,瘟疫……”

  “这破地方谁爱要谁要吧!”

  已经快要被陕西折磨疯了了崇祯,根本不想要这块要把他大明拖垮的破地。

  还年产量1200多万吨?放屁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