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筹备婚礼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一晚上,余秋堂和余春梅聊了许多。

  超过他们前辈子加起来所有说过的话总和。

  在余秋堂的不断宽解下,余春梅的心结打开不少,终于是愿意和米文忠试试。

  余秋堂这才抓紧最后的时间去睡觉。

  他只感觉在炕上刚闭上眼睛,就突然听到院子里有鞭炮声,睁眼一看,原来天已经亮了。

  孩子们都被早早喊起来去院子里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开始。

  他也鼓足干劲,翻身起床。

  正月初一的早晨,按照惯例要吃饺子。

  就和腊月三十要吃腊红面一个道理。

  饺子都是昨天包好的,包括一些配菜,因为今天不能动刀,也都已经准备好。

  只需要将配菜拌起来,将饺子下到锅里煮熟就可以。

  当然,吃饺子前,照例还是要先将一些拿出去泼洒,贡献给先人。

  家里的锅很大,不像城市里那种小锅,家里的一锅能煮出很多饺子,差点人手一碗。

  吃饺子前,余春杏笑着说不知谁会吃到几个硬币,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于是大家都拭目以待。

  结果出人意料的是,三个饺子都在余春梅的碗里,让大家不得不怀疑有内幕。

  但余春梅虽然没说啥,脸上的笑容却早已暴露内心的喜悦。

  即使知道这并不能代表啥,但毕竟冠以福气之名,她一个人独中三元,又如何不开心。

  吃过饺子,才早晨八点多,整个村长都沉浸在鞭炮声里。

  “不知今年出行在哪?”

  余春杏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问。

  “出行”也是荣城过年一个重要的步骤。

  正月初一早晨,以生产队为单位的人,会集中在队里某个空旷的位置,各自带着自家的鞭炮,汇聚在一起燃放。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这样的仪式,保佑今年大家南来北往的出行安全。

  这个地方每年方位都不同,需要看黄历。

  东南西北不能搞错。

  但随着村里一代年轻人起来,很多人就不愿意集中的一起,而是在自己庄院周围燃放,效果其实也差不多。

  余秋江听余春杏问,便出去转了一圈,回来说,今年要在南方出行。

  余秋堂便寻来几个长长的棍子,将鞭炮绑到棍子上,让几个孩子每个人扛一个,等到时间到了,带着去全家人一起来到南面山坡下。

  10点刚到,突然不知谁家掐时间释放一个巨大的轰天雷,随后便是来自各处的鞭炮声,噼里啪啦集体放响。

  余秋堂也用早已准备好的黄花菜杆,快速将三串鞭炮点燃,看着鞭炮快速在烟雾里化为红色的碎片落满田地。

  随着长串放完,剩下就是一些零星的大炮仗,需要一个个放。

  余秋堂将这个任务交给余小伟,让带着两个孩子放,但要注意安全。

  余秋堂小时候放炮仗,学大人的样子,拿在手里点燃,结果有个炮仗离手太慢,直接将户口炸裂,差点大拇指炸掉。

  从此之后,他对放炮有点心理阴影,要不是为了孩子他自己肯定是不愿意放的。

  出行完,过年的仪式感基本就算差不多了。

  剩下的过场,相对就简单,例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十三的燎干等等,在这边都不是特别的隆重。

  人们可以在一号短暂休息一日,二号开始,便需要去舅家,姨家,岳母等家拜年。

  余秋堂的大姨早已去世多年,惟独还有几个舅舅和外婆,但前面送肉已经打过照面,所以便准备晚点去。

  至于岳母,目前还没有结婚,暂时也不用过去。

  所以他整个正月前几天,都在各种游玩。

  和家里的姐弟们,也和王浩峰这样的朋友们。

  遗憾的是,他还有一位发小今年没有回家,非常遗憾。

  本来早已复原,但据说是谈了个对象,过年顺便就跟着人去过,没有及时回来。

  整的他爹在村里吼了许久,说是儿子不孝顺,回来要好好收拾他。

  余秋堂不由为发小不值。

  根据前世发展,发小最后的对象就是隔壁村的姑娘,根本不是什么在部队认识的人。

  人们可以在一号短暂休息一日,二号开始,便需要去舅家,姨家,岳母等家拜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