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秦家村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许大茂忍不住试探道:“周林昨天你被贾东旭打了,躺了一天,难道就这样算了吗?”

  看许大茂的样子,周林怎么会不知道他是想怂恿自己对付贾东旭,顺便帮他把傻柱也一起对付了,他好在一旁看戏。

  “你还是盯好傻柱吧,我的事情你别插手。”

  “好心当成驴肝肺。”

  和许大茂分开,周林直接来到修理间,去找自己的修理师傅。

  厂里给周林安排的师傅长得比较高大,是厂里的六级修理工,这里的人都亲切的称呼他大块头师傅。

  大块头师傅把周林招过来,说道:“周林过来了啊!来,今天你就跟着我,看我怎么修这个机器。”

  “好的大块头师傅。”

  对于一个修理工来说,除非遇到大修,否则每一天都是很悠闲的。

  今天一天周林就跟在大块头师傅旁边,看着他修这台机器,他还时不时给周林讲解。

  周林在“乘风破浪”看了那么多知识,再加上有技能过目不忘,这些东西看一遍就差不多明白了。

  中午周林在厂子里吃,又是帮大块头师傅打饭又要帮他洗碗,在这个年代,这些都是徒弟应该为师傅做的。

  还好现在是1952年,现在全国统一粮票还没有全面落实,所以买饭不需要用票。

  我国颁布粮食统购统销命令,还要到1953年11月1日,那时候四九城为了实行面粉计划供应,才会印发了“面粉购买证(票)”,这才揭开了新华国民间粮票史的序幕。

  之后随后居民的口粮则不断缩减,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逐步纳入限量供应。

  再到1955年9月5日,第一张粮票开始发行开始,各种粮食票证才会铺天盖地地进入华国社会。

  进而华国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票证时代”,这些票证也将深深烙进了一代人的记忆之中。

  接下来周林深居简出,和大院的人都很少碰面。

  有时间就满四九城逛着,随便把一根小黄鱼换了1000元,让手里头也富裕起来。

  就这样过了几天,周林终于迎来一天休息。

  这天周林早早地起床,麻溜地吃完早餐,就出了门。

  在1952的四九城,交通工具少得可怜,找个车都很难找,周林想着回来后还是应该买辆自行车。

  “师傅,秦家村走不走。”

  就这样周林问了好几辆车,最后找到一辆去往秦家村的牛车。

  坐在牛车上,漫长的路程有些无聊,周林也是自来熟,与车夫闲谈起来。

  “师傅你贵姓啊!”

  “占你一声便宜,叫我秦叔好了。”

  听到姓秦,还是过秦家村的,周林询问道:“那秦叔你是秦家村的人,还是是秦家村附近的?”

  “我是秦家村的,小伙子你呢!你是去那里做什么啊?”

  知道车夫是秦家村的,周林顿时两眼放光,接口道:“我,我想去秦家村买点农村种的菜和肉,秦叔你有没有门路?”

  原来是准备来村里买野味的,秦师傅笑道:“这好办,农村别的不多,野味这些东西还是蛮多的,回到村我带你去村子里问问。”

  “得嘞,麻烦您了。”周林客气道。

  看来自己碰到一个好心人。

  秦叔赶着牛继续问道:“小伙子我看你岁数不大,怎么一个人过来这边?”

  “嗨,秦叔你叫我周林就行,我家现在就我一个人了,刚好今天我休息,没事就想着过也富裕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