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诊所的规划第3/3段
这个院子,前院和后院分别有一栋两层的小楼,后院还有空地,可使用的面积和可扩展性都很不错。爷孙俩对这个院子都很满意。
“这院子不错!”朱元璋看了蒋瓛一眼,颇有赞许的意味。“医馆的名字想好了吗?”
“不如就叫‘中华楼’。”华英雄回答道。
“这么有气势的名字,大孙想必已经有所规划?”
“是!这前院的一层,打算作为挂号、缴费、配药的场所。而二层则是作为门诊,以及其他办公室。”
“挂号?门诊?”朱元璋对于这些概念有些不解。
“所谓挂号,是指病人在就诊前,根据所患的症状进行初步分类,拿到不同大夫对应的科室和序号,进行有序就诊。当然,目前只有我一个人,所以现在也只能起到一个有序就诊的作用。而门诊是指患者就诊之后,经过简短的处理或者拿到相应药品之后,就可以离开的一种模式。”
“这‘挂号’倒是一种不错的管理模式。不过‘门诊’的话,医馆不都是这种形式吗?难道大孙还要增设其他形式?”
“爷爷果然一眼就看出来了。相对于‘门诊’,孙儿打算将后院的小楼设置为‘住院区’。因为一些病症的治疗,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周期,而患者家中往往没有相应的治疗条件,这时就需要在‘住院区’暂时住下,由专人进行监护。为了方便,以后孙儿可能也不回家,就住在医馆后院这边了。另外孙儿有一些设备,可能超出常识,也打算放在后院里,因此这边都需要重新改造一下。”
“哦,超出常识?那到时候俺也要来开开眼!住这里也好,到时候让宋管家带着一批家丁一起过来给你帮忙。若是大孙还需要其他人手,也尽管跟俺提出来,俺会给你安排。至于改造一事,俺也找人来帮你做,就明日午时到这里吧,具体怎么改造你直接跟他提就行了。”
“多谢爷爷!”朱元璋这么大的手笔,华英雄觉得怎么也得表示一下:“正好快到午饭的时间了,不如孙儿请您吃个饭?附近有一家烧鹅很有名。”
“烧鹅?也好,既然大孙请客,那俺也不客气了!”
二人来到小店,点了两份烧鹅,蒋瓛站在旁边,由于职业习惯正在警惕四周的人员。
“这个。。。护卫大哥,不一起吃点吗?”华英雄见蒋瓛跟了一上午,东西也没吃,水也没喝一口,便问道。
“你不用管他,他就是专门干这个事的,你让他来吃东西,反而使他不能完成使命,是害了他!”朱元璋见华英雄这么心软,语重心长的教导道:“这天下百姓也是如此,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安于本分,才是天下太平之道!”
“孙儿记住了。”华英雄不想纠结这个话题,口中答应着,心里却在吐槽老头的古板。不过又看了眼蒋瓛,发现他不为所动,仍然在警戒中,还是不禁赞叹:“难道这就是娟姐常说的专业!”
蒋瓛虽然面无表情,虽然他不认识娟姐,但是内心却很激动,今天得到了陛下和长孙殿下的肯定,看来以后地位稳了,这段时间加班加点没有白费。
“不说这些了。”华英雄边吃着一条鹅腿边说:“据传闻,中山王徐达就是吃了烧鹅导致病发身亡。”
“哪里听的谣传?”听到这个,朱元璋也是一脸懵逼:“徐达乃是背疽病发去世,跟烧鹅有什么关系?俺也没听说他喜欢吃烧鹅啊?”
“孙儿也不信,这个谣言确实离谱,不过因为正在吃烧鹅所以才想到这个。”华英雄吃完这个鹅腿,把骨头放下:“其实背疽也不难医治,可惜我出现太晚,否则一代名将或许不用英年早逝。”
“大孙懂得如何医治背疽?”朱元璋心中一惊,太子朱标也是背疽难愈,又感染风寒而病逝。
“确实有比较可靠的方法。以后如果还有背疽的患者,爷爷可以让他来我这里进行治疗。”见朱元璋脸色不对,恐怕是想起了什么不太美好的记忆,华英雄也不便多说什么。
“哎,真是天意弄人啊!吃完了就走吧。”朱元璋也没了兴致,起身准备离开了。“剩下没吃完的,你们拿去吃吧。”朱元璋吩咐蒋瓛,蒋瓛自然知道朱元璋不浪费粮食的习惯,点头应承下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