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万丈高楼凭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什么?改秩!!!”

  饶是徽宗无心政事,也知道由武入文,得由文官发起,而发起的这人,会担多大的干系。

  别的且不说,光是发起这提议的人,就得被整个文官集团,给当成吃里扒外的二五仔,群起而攻之。

  更何况,这种事,光有下面人提议没鸟用,还得要文官中的老大,宰执点头。

  一般情况下,哪会有人傻乎乎的去触霉头,去干这摆明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便是徽宗,刚登基那会,就想给好伴当高俅,在文官里谋条出路,不还是碰了一鼻子灰么!

  许是当年的印象太过深刻,徽宗当听到改秩两字时,一度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很没形象的掏了掏耳朵,徽宗急急道:“快,再说一遍!”

  “那老家伙许是真急眼了,他说呀,他愿替某,改秩!”

  高俅挤眉弄眼,笑的就像是刚偷到鸡仔的黄鼠狼。

  “哈哈哈……”

  徽宗乍闻喜讯,又见在他面前,一向正经的高俅,难得的搞怪,顿时被逗的乐不可支。

  “好!好!好!”

  一通大笑后,徽宗连叫三声好字,但突然眉头紧皱。

  因为,他想到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那他是准备从本官阶、差遣、还是散官阶着手呢?”

  徽宗这话问的,极有水平,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宋时的官职体系十分的复杂,分别有本官阶、差遣、散官阶、勋官、爵位、贴职等组成,最大的特色,是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

  这种情况的起因,是宋太祖开国时,留用了前朝大批官员,但这些旧官员,只保留官阶,能领俸禄,但不能掌握实权。

  同时,对于宗室、外戚、勋旧,也是仅授官阶,优加俸禄,而不给实职。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本官阶,其实质,只是衡量俸禄多少而已。

  再说差遣,是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又名职事官。

  差遣常常用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签书、监等字眼来表达,如知县、知州、知府、参知政事、知制诰、提举刑狱之类的。

  散官阶,是指文资和武资所对应的等级,文散官共三十七阶,武散官共五十二阶。

  这差不多相当于后世,某些互联网大厂的人力资源等级,p1-p10这种玩意儿。

  勋官,共十二级,分别为,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

  以上皆是荣誉头衔,无实际作用,

  爵位,共十二级,分别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候、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这些不止是荣誉头衔,还有实封地。

  王爵多见宗室,皇子、天子兄弟,谓之亲王,亲王之嫡长子,承嗣王,宗室其他子弟,可特旨封郡王。

  至于臣子,实封二千户以上,为公,一千户以上,为候,七百户以上,为伯,五百户以上,为子,三百户以上,为男。

  而在任、前任宰执,按律,实封万户。

  所以才有徽宗这般问法,是从哪个角度着手。

  按他的猜测,本官阶不可能,应当是差遣或者散官阶。

  可是真若如徽宗所猜的那样,不管是差遣,还是散官阶,都会造成一个影响深远,而且是他不愿看到的局面。

  那就国县公、开国候、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