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建文帝:原来后人这么关心我藏哪?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明(永乐朱棣位面)

  永乐四年,紫禁城,乾清宫。

  朱棣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雕龙刻凤的紫檀木椅上,眉头紧锁,深邃的双眸紧紧盯着眼前巨大的天幕。

  自从他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靖难,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后,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

  这些年来,他从未放弃过寻找建文帝,派遣了无数锦衣卫探查,甚至不惜动用郑和下西洋的名义暗中寻找,却始终一无所获。

  如今,这神秘的天幕再次降临,不知是否会揭开这个困扰他多年的谜团?

  天幕中,学者还在分析着建文帝的各种去向,甚至还有人根据史料推测,建文帝可能藏匿于民间,过着隐居生活。

  画面中闪过一张张描绘建文帝逃亡路线的地图,从应天府(南京)到云南、贵州,甚至远至海外,每一处都标注着详细的分析和猜测。

  “一派胡言!”

  朱棣猛地将手中的茶盏摔在地上,上好的汝窑茶盏瞬间化为碎片,碧绿的茶水溅了他一身,他却浑然不觉。

  “陛下息怒!”

  一旁的太监总管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倒在地,浑身瑟瑟发抖。

  朱棣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建文帝一日不除,他的皇位就一日不稳。

  当年靖难之役,他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这场叔侄相残的战争,终究让他背上了“篡位”的骂名。

  这些年来,他励精图治,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编撰《永乐大典》,五征漠北,派郑和下西洋。

  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他的功绩,证明他比建文帝更有资格坐拥这万里江山。

  可是,建文帝一日不除,他的皇位就一日不稳,他的功绩就永远会被蒙上一层阴影。

  “传朕旨意!”

  朱棣猛地站起身,语气凌厉,不容置疑,

  “锦衣卫即刻出发,按照天幕所言,扩大搜索范围,务必找到建文帝的下落,生死不论!”

  “另外,”

  朱棣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秘密处决所有与建文帝关系亲近之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遵旨!”

  太监总管连忙磕头领旨,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知道,这一次,皇帝是真的动了杀心。

  朱棣望着天幕上建文帝的画像,眼神复杂难辨。

  “允炆啊允炆,你究竟去了哪里?是生是死?为何要如此折磨朕?”

  他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既希望建文帝已经死去,这样他就可以高枕无忧,又希望建文帝还活着,这样他就可以亲手抓住他,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朕,终究还是欠你一个交代啊……”

  ……

  大明(永乐四年,建文帝位面)

  夜幕低垂,南京城被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秦淮河畔,昔日的歌舞升平已不复存在,只有几声零星的犬吠在夜空中回荡。

  城郊,静谧的宝华寺,香火并不鼎盛。

  朱允炆,不,他现在法号“觉空”,身着粗布僧袍,步履蹒跚地走在通往后山的青石板路上。

  他身边,一个同样穿着僧袍,却难掩魁梧身形的僧人,正小心地搀扶着他。

  “陛下…...不,觉空,小心脚下。”

  那僧人低声说道,语气恭敬。

  他法号“觉远”,却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