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中国人永远会因为这对君臣而感动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主公,您不要再想了!”

  诸葛亮心痛地看着刘备,他从未见过刘备如此绝望和痛苦。

  “孔明,我是不是很失败?”

  刘备转头看向诸葛亮,眼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像个迷路的孩子。

  “不,主公,您是一位伟大的君主!”

  诸葛亮坚定地说道,

  “您仁义爱民,礼贤下士,是乱世中难得的明君。您建立的蜀汉,是汉室正统的延续,您的功绩,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天幕的金光在展现完夷陵惨败后,并未如刘备和诸葛亮预想的那样消散,反而更加璀璨夺目,仿佛预示着什么重要信息即将降临。

  【章武三年,崩于永安,享年六十三,谥曰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金色的文字,如同刻在石碑上一般,清晰地展示着刘备最终的结局。

  “章武三年…六十三岁……” 刘备喃喃自语。

  六十三岁,对于一个心怀抱负的君主来说,何其短暂。

  “烈祖……”

  诸葛亮望着天幕上的最终评语,心中百感交集。

  “烈”之一字,道尽了主公轰轰烈烈的一生。

  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平民,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开创基业,成为一代帝王,这份毅力和决心,担得起“烈”字。

  “主公……”

  诸葛亮已经泣不成声。

  刘备看着天幕上金光逐渐消散,心中反而平静了下来。

  “原来,这就是我的命运吗?”

  他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释然,一丝遗憾,还有一丝淡淡的欣慰。

  他这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他延续了汉室香火,他的功绩,将会被历史所铭记。

  天幕金光消散,刘备望着诸葛亮,眼神中充满了信任。

  “孔明,我已知天命,时日无多。 ”

  刘备的声音虚弱,却字字清晰,

  “ 二弟、三弟已逝,如今,我唯有将汉室重担,托付于你!”

  诸葛亮闻言,双膝跪地,泣不成声:“主公……”

  “不必悲伤,我这一生,虽有遗憾,却也无愧于心。”

  刘备强撑着坐起身,朝殿外唤道,“禅儿,进来。”

  片刻之后,太子刘禅在宦官的搀扶下,步入寝宫。

  “禅儿,”

  刘备朝刘禅招了招手,示意他到床边来,

  “你且记住,待我百年之后,你当听丞相之言,事之如父,不可有违!”

  刘禅看着病榻上的父皇,再看看跪在地上的诸葛丞相,流着泪点了点头:“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刘备转头看向诸葛亮:“孔明,禅儿年幼,尚需你多多费心,这蜀汉的未来,就拜托你了! ”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刘备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闻言,心头巨震,连忙叩首道:

  “臣,万万不敢!臣必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欣慰地点点头,他知道,自己可以放心地去了。

  “禅儿,你要记住,”

  刘备看着刘禅,语重心长地说道,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你要成为一位仁君,一位明君,带领蜀汉走向强盛,完成我未竟的心愿!”

  “儿臣,定当谨记父皇教诲!” 刘禅含泪说道。

  刘备的目光,在诸葛亮和刘禅身上来回停留。

  最终,缓缓地闭上了双眼,嘴角,带着一丝解脱的微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