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匈奴来犯 汉礼初成第2/2段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久违久违的人物,叔孙通博士,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博士。
当年叔孙通因为秦二世的原因,从咸阳城逃回鲁国老家,后来诸侯起兵反秦,叔孙通投靠了刘邦。
但是他一直非常低调,一般的读书人说起话来都是没完没了,尤其是见到刘邦,更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叔孙通却是什么也不说。
战争时期,刘邦缺人才,鼓励大家都推荐人才,叔孙通推荐的都是些盗贼,土匪之类的,他的学生们都不乐意了,纷纷抱怨,
“我们跟着先生好几年,为什么现在不推荐我们,反倒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人,什么意思啊?”(今不能进臣等,专言大猾,何也?)
“你们会打仗吗?”、(诸生宁能斗乎?)
叔孙通向学生们承诺,将来只要有我的,就有你们的,学生们全闭嘴了。
叔孙通通得很彻底,连衣服都换了。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刘邦不喜欢读书人,可是谁都不舍得脱下那一身代表身份的宽袍大袖读书人装束,除了叔孙通。叔孙通换上一身短打,这是楚国老百姓的装束,刘邦很喜欢。
也许正是因为叔孙通的变通,如今他得到一个机会。
刘邦麾下的将军们,基本上都属于大老粗,每次开会没有说正事的,吵架争功,动手动脚。
战争时期也就忍了,现在是和平时期了,虽说刘邦为人豁达,但是现在毕竟是皇帝了,下面的人这样,简直当他不存在,时间长了,刘邦开始受不了了。
叔孙通瞧出了刘邦的心思,向刘邦推荐自己,说他可以制定朝廷礼仪来约束这些人。
刘邦同意,但有个条件,不要太复杂,免得刘邦自己都不知道该迈哪条腿了。
叔孙通从自己老家招了三十多个读书人,来长安排练,有两个书生不想来,先是鄙视叔孙通的为人,说他只知道拍马屁,又说礼乐这样庄重的事情,必须积百年之德方可为之,现在战乱刚休就要做,不合古制,自己去吧,我们不想跟你去丢这个人。
叔孙通哈哈一笑,说你们两个真是读书读傻了,不知道时代在变。然后领着这群书生,施施然走了。
叔孙通以前秦朝的礼仪为基础,砍去大量繁琐的细节,以符合刘邦的习惯。
排练一段时间后,叔孙通找刘邦验收,礼仪完毕后刘邦感觉不错,于是批准具体实施在朝臣们身上,然后在长乐宫落成典礼上正式使用。
叔孙通有刘邦的授权,朝臣们哪个不听话,可以当场赶走。
这些人谁都不想错过典礼的机会,虽说受一个读书人指来指去,不喜欢也就忍了。
长乐宫中,朝臣们依次进入,除了脚步声什么声也没有,秩序井然,进退有据。
山呼万岁之后,刘邦大发感慨,“到现在才知道做皇帝的感觉!”
而叔孙通,自然从此后就青云直上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