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积善成德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甄鸿儒真乃大儒,他对江淮历史可了解个透,也难说,他曾参与翰林编纂工作,完善《四库全书》和《海国图志》。

  也曾参与地方志的修编工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主持下,完成了大清水利志,要比《水经注》更详实了。

  说他这个大儒是有真才实学的,可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形容。他常说: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史记感悟。

  他认为修志就是传承文史载体,将优秀文化收编成册,薪火相传,不断章,不遗失,更泽被后世,资政和教化后人。

  但更重要的是读史可以明智,方能鉴今。因而时局动荡,吾身经历,必须实录在案,以备修志鉴之。

  甄鸿儒现在是满脑子《聊斋志异》,又是满脑子的《史记》。他想留下一笔精神食粮,告诫后人。

  因而与之交游,谈史成了必谈,官僚百姓都愿意与他谈话,听他说,也来一个精神转移,那是与鬼神相交,与历史对话,既怡情,又增智。

  他借那张水情告示,可切题了,更有谈资,绘声绘色,那是引人入胜,更激情高亢,发挥着启迪知性的作用。

  且在历次水旱灾害中,一八七一年的旱灾和一八九五年的水灾的灾情最为惨重。

  一八七一年大旱,里下河平原所有河港、湖荡大多见底,蝗虫害稼、卤水倒灌,位于“锅底洼”的高邮竟是“秋无禾,岁大饥,民多流亡”。

  一八九五年七月大雨,淮河大涨,溃堤决口,里下河平原及其以东的滨海平原汪洋一片,当年秋季和来年夏季颗粒无收,三百多万民众流离失所,近八万人葬身鱼腹,广大灾区形成一片悲凉凄惨景象。

  历史上水灾旱情不知其数,就高家堰筑起,几百年间,总是在决堤防洪中劫后余生,抗洪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那种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愚公移山,如蚂蚁啃骨头,似老鼠搬家,改造山河,保卫家园,可歌可泣。

  围绕着课题,讲了很多关于水的故事,现摘录一二,以增文气。

  这里还不妨谈谈民间治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千秋,也各相得益彰。

  话说有个地方叫“铁打的同心圩”,顾名思义,这个圩子防洪保安跟铁打似的,固若金汤。

  谈起同心圩,可有故事了。

  高家堰下游有一个叫同心圩的地方,原名柘塘镇,可是千年古镇了,河叉纵横交错,沟塘星罗棋布,水陆要冲,经济繁荣,小桥流水,河枕人家。

  好比江南特色的小家碧玉,一朵奇葩,渔米之乡,孕育了下草湾的人群。

  集镇区方圆五里,是一个不小的古镇。街道七纵八横,青砖蓝瓦,楼堂馆所,错落有致,飞檐走壁,勾角争雄,一派徽式建筑风格。

  四面有庙宇,八方通经贸,十里有长亭,百里赶集会。店铺琳琅满目,商贾云集。

  有诗点赞:

  吴水楚山常聚会,

  晨钟暮鼓落尘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