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前车之鉴第2/2段
话说借鉴公车上书之法,老佛爷是反对的。因而,还是以百姓联名请愿为好。
有事说事,就不要文乎哀哉了,参与什么政事,谈及政治,那是要卷入政治风波的。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总是在政治流血中,血雨腥风。
你看历史上,诸多变革者都没有好下场。商鞅变法,即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请君入瓮了。
王安石变法即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
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或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
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变法因缺陷和弊端而失败。
这个曹仁政可有政治敏感性了,就那张明昞之死,也不正说明了原因吗?
为民请命,为国操劳,更要明哲保身,不能作无谓的牺牲,那就得不偿失了,将自己推向险境,太不明智了。
此次与秀才为伍,也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需要,更是民心向背的问题。
但不能拿老佛爷这个老女人有误解,划归到公书上车上,是否这等人在助威,在帮凶,在添乱,在…在…那就万劫不复了,死有余辜。
皇帝都被闭门思过了,何况这一介书生,能弄出个什么来,扣一项帽子,树一下大棒,还能比宫廷政变还难,还惊心动魄。
洋人火器都不怕,还怕你的穷鬼大刀闹事,不行就镇压,吾八旗子弟不是吃干饭的,杀几个毛贼,还是卓卓有余。
这个曹大人也是多思维,多善变,政治上他怕,有前车之鉴啊!
魏征有言“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身为地方知事,能不以苍生为念?
何况此等毁堤之事,人人得而诛之,是打击异己,提高声望,迎合民意,恰到好处的机会,也是地方危机转嫁的最好方法。
但这万人上书,可要慎之又慎,本是为民请愿,若变成带头闹事,出发点和落脚点截然不同,授柄于人,成了治罪的口籍。
那真是出风头却招了风,弄个大头瘟,被人剃光了头,还不解恨,来个枪打出头鸟,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以此平息事端,成了替罪羊,那真是万劫不复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