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长安新貌(下)第2/2段
包括郑浑在内的几位专门研究水利方面的大拿们闻言连连点头。
毕竟对于现在的长安城来说,过于靠近渭河是他的一大弊端,渭河一旦改道将对原长安城造成不小的危害,而如果新城建立在原上,将不再会出现这一问题,而且更加便于引水。
刘瑁接着道:“至于结构嘛,我计划将龙首原以南的六条高坡视为乾之六爻,以此为核心构建,大概形制为长方形。”
“全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采用东西对称布局。宫城居城北正中,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城内除宫城、皇城外,其余为居民区。”
“这种城池结构,使政府机关集中,官与民分开,更加便于管理。这座新长安城将不像原长安那样南北划分布局,而采取东西对称的布局……”
刘瑁在众宗师面前侃侃而谈着,将自己上一世对于唐长安城的记忆以及自己前世的一些想法完完全全的表达了出来。
尽管他并不精通风水、建筑等学问,可是他的这种想法与思维却给了在座的众人一种崭新的思路。
而后,这些人就在刘瑁的带领下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讨论与修改才将大致的图纸绘制了出来。
在这两个月间,刘瑁并非将全部精力投注到了新长安城地图的设计上,毕竟他不是专业人士,他的想法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之后他隔上几天会去与众人见一次面,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就像以前修撰《百科御览》一样,毕竟新的长安城想要在今年之内修建凭借三辅本身的财力并不现实。
其实此时刘瑁的主要精力已经投注到了驻扎在华阴的段煨身上,他的势力想要彻底在三辅稳固下来,华阴必须由他的人来掌控。
而且他早就想在华阴将潼关修建完成,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在将来放心的去征战西凉。
在刘瑁与荀攸、贾诩等人反复的商量计划后,在贾诩的提议下,刘瑁向汉帝建议,将原河东太守王邑调至左冯翊担任冯翊,又封段煨为河东太守以替代王邑的位置。
同时刘瑁告诉段煨允许他率本部所有兵马编制不变的前往河东,刘瑁还亲口告诉他可便宜行事,暗中允许他扩充地盘。
段煨得知消息后大喜,兴高采烈的带着自己的手下前往河东郡,治安邑。
而王邑也心满意足的前往左冯翊,据刘瑁手中资料显示,在王邑担任河东太守一职时,深得治下百姓爱戴,司隶随屡遭兵祸而河东郡却富饶依旧,正是如今治理三辅的最佳人选。
因此便借着这个机会将王邑调到了三辅,同时也将华阴真正的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建安二年,四月,刘瑁命高沛、杨怀屯华阴。
同时命令两人在秦岭之北、华山以东,渭河、洛河之南的杨家庄一带,在桃林关旧址的基础上加固关城,务必要将此关建成一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
而对于成都与三辅之间运输的困难,刘瑁开始在成都与三辅之间的栈道中修建堡垒,保证物资的正常运输。
建安二年,七月,在历经三个月的修建后,此关修成,刘瑁以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而取名曰潼关,就此,刘瑁的三辅战略基本完成。
关中东边通过潼关来抵御中原的进攻、西南通过数条栈道以及堡垒来保证物资、兵粮的正常运输,东南则通过武关随时威胁荆州的战略部署就此完备。
而接下来刘瑁需要做的,就是北边的凉州了,只要解决了凉州,他就将凉州、三辅、益州彻底的连到了一起,而他也将效仿当年的秦国,凭借着这三州之力来达成自己这一生的夙愿!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