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新书上架(给“三十一……”五星加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信还没有寄出,自家师父的信便已寄到。

  信笺是由他的师兄柴薪送来的,信中这样写到:

  “吾徒勿扰,安心拜师,早日高中状元,便是为师之期望也”

  或许知道自家徒弟此时心绪正乱,柴胡一封书信打破了他的心障。

  同时还有一封信是给学政严寿的,至于写了什么王清晨并不知道。

  只知道当天下午,在县令、柴薪和书院一众夫子的见证下,他正式磕头拜师。

  严寿已经六十多岁,在董县令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中将王清晨收入门下。

  颠沛流离将近四年时间,王清晨也终于在科举一路得遇名师。

  严寿对于自己这个小徒弟很是重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放了县学的馆藏,让其自由出入。

  襄阳县作为荆州的大县,县学的馆藏自然丰富,再加上四大家族捐赠,馆藏的书籍数量十分可观。

  平常这里只允许学子借固定书目誊抄,而且数量有限。

  但是却对王清晨完全开放,这就足以看其重视程度。

  ……

  莫名其妙多了一个师父,王清晨每天除了晨练、上课之外,大多数时间都在馆藏室中度过。

  童生院目前的课程大多都是策论的讲解,毕竟院试策论便是重点,他这方面也很欠缺。

  每天的晨练照旧,有着张印陪伴,他也不显孤单。

  而严寿每天给其开的小灶——一天一道策论,王清晨也在竭力完成。

  他的笔力,书法,见解,学识,都在与日俱增。

  这也得益于县学教学相对宽松,每个人都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王清晨想做的事情就是废寝忘食将成长的时间缩短。

  严寿的计划是,十八岁之前考中秀才,二十五岁之前中举人,三十岁之前中进士。

  但是他等不了那么久,二十岁之前中状元就是他的目标。

  所以即便他过目不忘,也得尽最大努力。

  因为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天下从不缺少天才。

  对于自己这个徒弟,严寿那是相当满意,不仅悟性高而且刻苦努力。

  时间进入十月,

  郑家书铺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挂起了一张条幅:新书发布:史上最凄美爱情故事等你一观

  郑良觉得既然要夸张,那就做到最夸张,一张巨大的白色锦帛挂在书铺门口随风飘舞。

  单这一匹绢帛,就花了他五两银子。

  斗大的字实在耀眼,当然效果也是真的好,因为这张巨大海报围过来的人几乎站满了整个街道。

  当然其中也不乏看热闹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也终于开始上架销售。

  店里最醒目的位置,放的就是新书展柜,每本一两银子概不讲价。

  印刷一次不容易,本来只想印五百本的郑良,最后咬咬牙印了八百本。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多少底气,毕竟襄阳城中识字的,有没有八百,都不一定。

  但是他还是印了。

  毕竟襄阳卖不出去,它还可以卖到别的地方,毕竟郑家的商队通向四方。

  不过新书开售的首日,销量就超过了他的预期。

  郑家书院距离汉江学院最近,也是处于襄阳最繁华的地方,所以书生数量极其可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