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只是图个新鲜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因此他在经过一分析之后,决定自己在安排菜谱时,还是要先从一个新字上入手。

  由于时间匆忙,胡文霆根本没来得及让王承恩提前准备一些新颖的食材,于是他只好在烹饪工艺方面去进行一些创新。

  而要在烹饪上工艺进行创新,如果是往更高层次方面去进行创新,这也是不太现实的,因为经过多年的琢磨之后,一帮负责做饭的太监们,已经把很多处理工艺都发挥到了极致,胡文霆就算有着后世的很多先进理念,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越他们。

  说到这里要补充两句啊,为什么为朱由检做饭菜的不是御厨而是一帮太监呢?

  在明代前期,一般情况下确实都是由光禄寺中的御厨为皇帝做饭的,但后来皇帝觉得光禄寺提供的饭菜不好吃,于是就自行安排由宫中的太监来负责为自己提供饭菜了。

  至于光禄寺提供的饭菜有多难吃,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了当时京城流行的谚语“京城四大不靠谱”:翰林院的文章,武库司的刀枪;光禄寺的茶汤,太医院的药方。

  其中“光禄寺有茶汤”就光荣上榜,可见光禄寺饭菜的难吃程度,在整个京城都是出了名的。

  连民间都对光禄寺的吐槽如此热烈,这光禄寺越来越糟的做菜水平,皇帝们还能受得了吗?加上自嘉靖开始,明代的皇帝们都不太乐意上朝,天天在深宫中呆着,于是,明朝后期的皇帝们吃饭,一般就是由太监部门来做了。

  《酌中志》的记载是:“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办之。”

  看了这句话,是不是觉得有点奇怪?司礼监和东厂的公公们,竟然也会做饭?其实当然不是让东厂公公们亲自做菜,真正负责操办御膳的,是太监手下的家厨们。

  明朝的太监,手握大权,又没了把家财留给子孙的念想,只好把大笔的银子用在满足口腹之欲上。

  所以,明朝的太监都醉心于美食,所谓“凡攒坐饮食之际……共食求饱,咤食啮骨……罗列果品,饮茶久坐,或至求精争胜”,他们口味刁钻,可不是平常厨子能满足的。

  也正因为如此,太监们承办的御膳,相对来说就比较符合皇帝的心意,于是这些亲信太监就包办了皇帝的饭菜。

  在嘉靖年间,一般是司礼监的人管做菜,到万历后期,司礼监都没人了,于是万历皇帝的御膳就由乾清宫管事的太监们做。

  好了,闲话说到这里,下面我们言归正传。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胡文霆最终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从另外一个方面入手,把很多处理工艺化简为繁,以尽量体现材料的原有风味为突破方向,进行适当的创新。

  而且,由于此时已经进入了六月的中旬,就算是处在乾清宫内,也已经能感受到天气比较炎热,正是自己推出一些凉菜和素菜的大好时机。

  同时,为了给朱由检适当的制造一些饥饿感,因此,胡文霆就不紧不慢的,有一搭没一搭的给王承恩手下的一帮太监们安排着一些准备工作。

  直到王承恩的脸上流露出一些焦急的神色之后,胡文霆才吩咐掌厨太监们开始按照自己的吩咐开始制作菜品。

  胡文霆安排的菜谱主要有丝瓜炒虾仁、冬瓜排骨百合汤、苦瓜炒鸡蛋、凉拌茄子、凉拌黄瓜等,在保证了荤素搭配的同时,却又着重突出了清淡的特点。

  在调料方面,主要就以葱姜蒜等为主,不再加上其它另外一些胡文霆叫不出名字的调料了。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胡文霆就离开了厨房独自回到朱由检身边,在离开之前,胡文霆还特意吩咐王承恩,在每一道菜做好之后,直接略过其它一些繁琐的程序,在第一时间把菜送过去,这样就其实当然不是让东厂公公们亲自做菜,真正负责操办御膳的,是太监手下的家厨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