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洪承畴要登场第3/4段
万历四十三年,二十三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试第十九名举人。万历四十四年,洪承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洪承畴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六年。天启二年擢升浙江提学佥事,以才高识士,所选人才皆俊奇,为朝廷所器重,两年后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
天启七年,洪承畴升陕西督粮参政,继而就是在此次的陕西流民作乱一事中,向崇祯交出了一份比较亮眼的答卷,赢得了朱由检的青睐。当然了据史书上的记载,后续洪承畴还为大明帝国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因为胡文霆的到来,有可能使之发生一些变化,因此就暂且不提了。
可以说在洪承畴的前半生当中,他既算得上是大明的能臣又可以说是大明的忠臣。而且这个能臣的身份是他通过不懈的努力之后得来的,不过忠臣的这个身份却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恰好促成了让朱由检等一众人这么认为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洪承畴努力建功立业的想法与给大明续命这一客观情况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洪承畴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客观上讲,他就是大明重要的忠臣似的人物。
实际上在历史上所有被称为忠臣的人当中,又有多少是从本心出发,真正称得上是忠诚的呢?又有多少人是像洪承畴这样,在他心里只是个人想着要建功立业,而恰好让别人认为他很忠诚的?许多时候是无法分辨的,因为谁也无法真正的走到一个的内心当中去。
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历史没有给这种人一个分辨的机会,也不需要后人去揣测。但不幸的是,历史上的洪承畴,在后半生却恰好遇到了这种检验机会。
松锦之战的失败,洪承畴本人本不该是负主要责任的,而是客观情况导致的,但关键的是他被俘后的选择却很值得世人玩味。
事实上,洪承畴被俘后可以有好几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显然是殉节。如果他这么做了,个人名节完全可以得到保全,也足够为后世尊敬,但这种选择的问题就是需要失去宝贵的生命。
而“临事方知一死难”,遇到生命抉择的时候,事实上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决,洪承畴在这一点上也和大部分人一样。
而第二种选择则是暂时投降,日后找机会逃跑或反正。诈降反正的事例在历史上也是存在的,像东晋朱序那样,一时忍辱负重,后来成为孤胆英雄。还有西汉的李陵,虽然最终因为汉武帝偏听偏信,断绝了他的反正之路,但后人还是大多对其选择了理解和原谅。
但这么做的问题就是操作太难,成功的希望比较小。既要个人有足够能力和耐心,又要对手连续犯错,还得己方阵营有足够的时间和对方耗着并有耐心等着自己,没有各种的机缘巧合,是很难做到的。
第三种是投降后当活死人,既不为对方出谋划策,也不为对方充当马前卒,总之就是不再有所作为。选择这样做的人,在历史上其实也不少,打又打不过,死又不想死,逃又逃不掉,那就索性吃吃喝喝玩玩算了,以后啥事也不干了。
其实在洪承畴同一个时代的前后就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先前被俘的祖大寿,还有后来因为“水太凉”被后人嘲笑了一辈子的钱谦益等人。虽然这些人也免不了被人嘲笑被人批评,但是至少和洪承畴相比起来,对他们的批评要轻上许多,巨人最多不过是说他们没有骨气以及贪生怕死罢了。
还有第四种选择就是投降后努力替新的主人干活。洪承畴和后来的三藩无疑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了。
后世对洪承畴这个人争论得最多的就是,就算理解洪承畴确实怕死,非常希望能保住性命,但他为什么不选择第三种而一定要当选择第四种呢?
既然先前的祖大寿已经证实了选择走第三种路,个人安全甚至富贵也完全没问题,为什么洪承畴就不愿意选择走虽然有些窝囊,却也能得到安稳的第三种路线呢?
那么只能有一种解释,因为洪承畴本质上最看重的还是自己要做的事情能否成就功绩,至于忠诚与否,对他来说,那只是副产品而已。
如果自己成就功业的过程中,又恰好与忠诚一致,那么他就选择做大忠臣;相反如果不一致,那就抛弃忠诚,为大明帝国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因为胡文霆的到来,有可能使之发生一些变化,因此就暂且不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