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河东与河内的战争潜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有人或许会反驳,靠近长平战场的河内,河东两郡,根本不可能再动员十几万人投入战场。

  在这里,我们需要先明白一件事情,那便是,秦国对于新征服地区的管理。

  秦国对于新占领的土地,一般会根据所占地区的地理位置,来进行

  进行所谓的“徙民初县”“出其人”和“免臣迀居”等与之相适应的移民政策,并辅以“赦罪”“赐爵”等支持措施。

  说白了,就是向新占领的地区,进行移民,或者是将新占地区的百姓,迁移到秦国腹地。

  通过向外或者向内迁移新征服地区的百姓,加强新占地区的秦国统治能力。

  比如说,巴蜀地区,由于巴蜀地区远离战事,所以,秦国对于巴蜀地区的定位,是将巴蜀打造成为支持秦国进行统一战争的后勤基地。

  所以,秦国对于巴蜀的要求是,让巴蜀尽可能有钱,有粮。

  巴蜀归秦以后,巴地以豪族大姓为核心的部落集团仍完整存在,其势力并未因巴国的灭亡而受到影响,同时蜀地忠于蜀王的反秦势力并未因蜀王被推翻而停止反抗。

  以上诸因素均严重威胁秦对巴蜀的有效统治。

  为了让巴蜀成为大秦进行统一战争的后勤基地,秦国进行了一系列政策。

  由于秦国的主要精力依然是用于抵抗山东六国,在要应对中原诸国的战争的情况下,秦国不可能派大军进驻巴蜀。

  因此,秦并没有执行外迁巴蜀居民的政策,也没有采取将两地豪族、官吏迁离巴蜀的强力措施,而是施以“移秦民万家实之”的柔性之策。

  由于在以巴蜀民众为基础的社会群体中,融入了秦之民众,不仅起到震慑两地反秦残余势力的作用,有利于秦国政治制度与文化习俗在两地的传播,在推动巴蜀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快了两地民众对秦统治制度的了解与认同,极大地推动了秦在巴蜀既定政治目标的实现。

  再比如,像曲沃、安邑这些秦国边境地区,需要直面山东六国的军事压力。

  同时,这些地区又是秦国进攻其他国家的桥头堡,于是,秦国又采取了和巴蜀不一样的政策。

  那便是,大规模的将原先曲沃、安邑的原住民,迁移到关中这些地区,并迁移了大量的秦国百姓进入曲沃、安邑等地,以加强秦国对于这些重要地区的控制力。

  但是,不管是迁移原住民,还是迁移秦国百姓,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随随便便几天,几个月就可以完成的,其需要的时间可能要几年,甚至几十年。

  而且,秦国对于这些新秦人,并不一定是一视同仁的。

  秦国虽然会免除新国人的赋税,但是,同时也会限制新国人的一些权力。

  免除一些赋税看起来是很好的政策,但是,和新国人被限制的政策相比,免除赋税根本算不上什么。

  新国人很可能无法像老秦人一样,加入军队。

  看起来,赋税减轻,还不用上战场当兵打仗,只要好好种地,就好了,看起来这是好事啊!

  但是,同样一件事情,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在秦国,无法加入军队作战,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便相当于断绝了上升渠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