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识新地(二十九)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接着说:“其实我一点不成熟,我适应环境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许有点长。给你举个例子,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八周岁了,我没有上过幼儿园和学前班,家里也没人教我。我爹据说上过一年学,勉强能看懂报纸,不过他喜欢看报纸什么的;我娘不识字,只能认得钱和布票;姐姐放学了忙着纺线等家里的事。结果呢,老师上课我听不懂,不会写字,当然,其他同学也没有上过幼儿园和学前班,但是别人都会写字,我却不会写字,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约有半个月,有一天,我记得是下午,我突然会写字了,一节课写了十四个字,那是相当多了,从此就开窍了。我接受新事物慢半拍,好像只有理解了才能接受。再比如现在,我上大学以后,也是不适应新的环境,两个多月过去了,还有点茫然,还不能完全适应。我来到大学里,一口我们贾庄话,同学们肯定会笑话我的,我当时觉得贾庄话挺不错的,还试图在北京普及贾庄话呢。不过后来发现这个伟大理想不太容易实现,才发现我们贾庄话没有那么悦耳动听,于是就开始学说普通话。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

  白小洁惊讶地发现,佩轩说的是普通话,而且说的已经不错了,以前的贾庄话不见了,她笑了起来,打趣说:“你的伟大理想不是不容易实现,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

  佩轩诙谐地说:“遗憾哪,好遗憾。”

  小洁又好奇地问:“佩轩,你们贾庄的人说,你过目不忘,是不是真的?说你读书快得很,一天就能够读完一本小说,而且还读的很细,真的吗?”

  佩轩摇摇头,笑着说:“没有的事,过目不忘不可能,一目十行倒是真的。一天看一本小说是真的,也有不得已的成分在内。我喜欢看书,可是生不逢时,书都烧了,只能悄悄借书看,而书的主人都是把书当宝贝一样,一怕丢,二怕被发现了烧掉。所以借一本书很难。借过来我就不停地看,如果是在上学,老师在讲课,我在下面悄悄看书。老师大概觉得我成绩好,也不太管我。如果是在生产队上工,我下工之后就抱着书看,一边吃饭一边看书;白天看不完,晚上接着看,有时候快到大半夜才看完。所以我的眼睛都近视了,不过我从书中得到了许多,知识、动力、认知、自信,这些都是通过读书得到的。读书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无知,于是越发喜欢读书。”

  他话锋一转,说:“不过呢,到了p大,发现自己还是读书太少,认知太低,感觉同学们远比我优秀,所以,也只能继续恶补苦读。”

  白小洁认真地听着,佩轩一看饭厅里人都走了,就说:“小洁,咱们吃完饭了,回去吧,下午你怎么安排的?”

  小洁恳切地说:“下午归你安排,你说去哪儿就去哪儿。”

  两人洗了碗筷,慢慢往回走。

  佩轩随口问:“以前来过北京吗?”他问完这个问题就后悔了,于是抱歉地摇头笑一笑。

  小洁明白了他的意思,诚恳地说:“佩轩,你说的不错,就应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应该顾忌那么多。我喜欢随意的你,不喜欢矫揉造作。真诚是你的本色,恐怕韩文秀也是因为这一点爱上你的吧?”

  佩轩沉吟了一会,说:“我和她的关系也有一个过程,下午我好好跟你说一说。”

  小洁接着说:“我以前跟着爸爸妈妈来过北京几次,去过天安门、故宫、北海,等等,不过那时候我还小,没有太深的印象。”

  说着,就到了宿舍门口,这时同学们都已经午休了,佩轩用钥匙轻轻打开们,进到宿舍里面,因为是男生宿舍,白小洁不便进去,就在门外等着佩轩。

  佩轩把手里的碗筷放下,顺手拿两张报纸,就从宿舍出来了。走出宿舍楼,佩轩对小洁说:“小洁,下午咱们去圆明园去转转吧?好不好?”

  小洁高兴地说:“好,太好了,圆明园我没去过。”

  于是,他们就往学校的西门走去,那里离圆明园很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