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江湖传说摸鱼郎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左懋第不同意,甩袖不干。

  最后,史明法出面,“强硬”劝说下,左懋第才勉为其难地同意北上出使。

  北上求和一事暂时拟定,新火器制造迫在眉睫,与北上求和不同,阁老们一致赞同组织工匠开工,拖不得。

  但围绕是否延续先皇组建军工厂一事,内阁大学士们意见相左,再次争吵不休。

  南京作为留都,一直保留了六部、都察院等一整套与帝都相对应的中央机构,军工厂刚设立,所以留都暂时未搭建。

  “诸公,单独成立军工厂,打破六部五寺之制,历朝历代未曾有过,非良策也。”首辅马士英旗帜鲜明反对。

  礼部左侍郎姜曰广脸色铁青道:“先皇下旨成立的军工厂,难道要废在吾等手上?”

  姜曰广的观点代表朝廷不少人的观点,天师的战绩摆在那里,且强敌环伺,组建军工厂制造新火器,名正言顺,有何不可?

  马士英心中火起,帝都的军工厂把工部军器局和内府兵仗局糅合在一起,滑天下之大稽!

  科举出身的官员与太监一起管理,能管理得好么?看看他们在帝都做了啥?扯皮三个月才开工,先皇糊涂啊!

  况且原南京守备太监,现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不同意,这是抢了内府的事权,兵仗局不能并到军工厂。

  虽然新朝刚立,内府兵仗局没几个工匠,但涉及到内府的权力,岂可轻易让步?

  “国事危急,一切从简,新火器制造交给工部军器局,兵仗局如若想造,他们自己去找工匠。”

  马士英厌恶掣肘,想一揽权力,加快决策速度,他认为这是当前应对北方大敌的唯一策略。

  尤其是姜曰广,西林党出身,自己提什么方略,他的任务就是反对,为反对而反对,不管是非与对错。

  礼部尚书王铎是和事佬,不愿多发言。

  史明法作为裱糊匠,一心推动政事落地,只好劝道:“少宗伯,不如工部军器局先行打造新火器,军工厂组建一事暂缓,等北方危机解除,再组建不迟。”

  姜曰广见四位阁老中有两位反对组建军工厂,只好妥协。

  马士英是急性子,当即安排工部军器局负责人。军器局特殊,直接设主事,不设正使、副史,级别提上来,这倒是显示出马士英的雷厉风行,以及对军器局的重视。

  “帝都逃过来的原军工厂官员,可否安排一些人进入军器局?”史明法补充道,他认为这些人业务熟,能加快军器局的新火器打造。

  马士英摇头,不赞成!他知道史明法要推荐方以智等人,方以智是三皇子的老师,且与自己的政治搭档阮大铖有仇,如何能用?

  方以智、安吴阳、宋铭仁等人,因帝都失陷投降大同,名节有亏,一直被闲置。

  方以智名满江南,复社四公子之一,西林党重点培养对象,曾经在复社异常活跃过。所以,近几日重新启用他的呼声很高!

  “听闻帝都军工厂有不少国子监学子参与打造新火器,可让这些人到军器局来指导工匠制造。”

  马士英说出自己的主意,他前些日子看到一位国子监学子关于军工厂的策论,认为捡到了宝!

  这名国子监学子是谁?

  当初的军工厂七君子之首刘俊彦是也!

  方以智、宋铭仁是官员,投降便有了污点。而刘俊彦等人是国子监学子,没有官身,逃回来反而成了英雄,重新就读国子监,被众多学子追捧!

  为啥?经历丰富呀!能吹牛逼!就问你们应天府的学子们,谁见过大同军?谁经历过国破时刻?

  刘俊彦当初并未跟随铁敢一起南下,而是跟着表兄宋铭仁,一路受尽磨难才抵达应天府。

  英雄刘俊彦在众星拱月中,过得很滋润,古代人若成为名人,会想干啥?自然是指点江山,他整理经历,写了一篇军工厂的得失利弊策论。

  策论中提及燧发枪与野战炮的制造,也顺带骂了铁敢几句,认为铁敢有名无实,不过是先接触海商弄到东胜神州铁料而已!

  帝都的江湖,南京的江湖,铁敢已飘然而走,远离是非,但这两处江湖依然有他的传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