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房地产项目并购第3/3段
“200亿?你砍得也太狠了吧?”
“杨总,你想想,现在除了我,还有谁能拿出200亿?”
“230亿。”
“就200亿,多一分钱也不行。”
“杜总,能不能商量商量?”
“不能商量,我听说有人打算起诉你呀。”
“220亿,你不能砍得太狠了吧?”
“杨总,不是我砍得狠,我拿不出那么多钱。”
“好吧,200亿就200亿。”杨总咬了咬牙说。
“我还有一个条件。”
“还有条件?”
“我要求分期付款,合同签完先付100亿,剩下100亿一年内付清。”
“分期付款可不行,我欠款欠怕了,必须一次性付清。”
“杨总,我一次拿不出200亿现金,要不半年,先付100亿,半年后再付100亿。”
“杜总,你一刀砍下63亿,200亿已经砍到我的底线了。”
“杨总,200亿不少了,你还有烂尾楼,甩掉包袱,你还可以重新再来,我是在帮你。”
“帮我?你这是巧取豪夺!”
“到底能不能分期付款?”
“不能。”
“那好吧,我还有事,我先回去了。”杜总站起身要走。
“等一下,杜总,分期付款也行,但我要你用华成集团等值股权抵押。”
“行,没问题,什么时候签合同?
“明天,明天签吧。”
“那好,签完合同,我付第一笔款,同时,我的人要马上进驻这几个项目,希望你们做好配合。”
“行,没问题。”
“那,别在办公室里坐着了,走吧,我请你喝酒。”
“喝酒?我哪有心情喝酒?”
“怎么,有人接你的烂尾楼还不高兴?你也没赔多少,有什么不满足的?”
“好吧,喝酒,我请你。”
商场如战场,容不得半点私情,何况是竞争对手。杨总虽然不太满意,嫌杜总给的价码低,但甩掉包袱,剥离不良资产,可以重新再来,避免破产倒闭的命运,这么看,杜总确实是在帮他。
杜总花200亿并购,看上去像去菜市场买菜,背后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前期接洽,除了后两项资产有些问题,前三个都是马上可以变现的优质资产。
“各位兄弟,我一会儿去海廉地产签合同,兵贵神速,我们分成五组立即进驻项目楼盘,合同正在法务部审核,法务部审核完毕,我们立即出发。好资产加价卖出,一般性资产分拆零售,赚取差价,总的原则是快进快出。”第二天,杜总给高管和并购部全体人员开会。
“董事长,我负责金桥新乡项目,之前没有准备预案,您拿下这个烂尾项目打算怎么处理?”公司副总经理说。
“我打算把金桥新乡改造成商业地产,我主要看中金桥新乡8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和头部房企相比,华成集团的土地储备有些少。”
“董事长,公司今年开始的拿地、并购,导致我们的负债总额直线上升,公司资产负债率有些高。”财务部马部长说。
“我不关心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负债率相比,我更关心销债比,销债比大于1就没有风险,我们现在的销债比是1.4,基本上没什么风险。”
房地产企业有点像公共关系公司,上游是政府、银行、金融机构、税务、新闻媒体,下游是建筑承包商、装修公司、物业公司、销售代理,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不行。
房地产业的本质是金融,虽然带动很多产业,但也“绑架”了整个经济。房地产业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壮大,一张图纸南方建完北方建,南方墙体薄一点,北方墙体厚一点,于是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很多城市看起来都差不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