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高宗对外第一战,找到“大杀器”、三征西突厥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03】程知节二征贺鲁,将帅不睦

  永徽四年(653年),贺鲁的老领导兼盟友乙毗咄陆可汗死了,其子真珠叶护看不惯贺鲁的张扬作派,便利用他父亲的余威,联合五弩失毕打败了贺鲁,斩首千余级,并奏请大唐出兵征讨。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任命右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第二次发兵大漠攻打贺鲁,与程知节搭档的副帅是在辽东之战中第一个登上卑沙城的将领王文度。

  程知节就是《隋唐演义》中着名的“混世魔王”程咬金!

  如果说第一次征讨的主帅梁建方算二线将领,那么程知节绝对称得上是太宗亲信,王牌中的王牌。当年他与秦叔宝、尉迟敬德齐名,善使马槊,骁勇无双,在辅佐太宗剿灭国内割据势力中立下汗马功劳,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九位。

  但从大唐统一海内,开始发动对外战争后,他却鲜有出场机会,更没有单独统带军队征战一方的经历。以太宗用人用其所长的一贯风格看,应当是觉得他冲锋陷阵有余,指挥筹划则非其强项,出于保护有意为之。

  王文度出身于北方望族太原王氏,与王皇后属同一宗族。此时的高宗李治正想废掉她,改立武则天为后。在这种大的政治背景下,打出这套不伦不类的人员搭配组合,更像是各方势力在博弈角逐中作出的折中决定。

  不管朝中势力如何暗流涌动,所幸并未影响唐军的整体战斗力。

  显庆元年(656年)八月初九,程知节率军与贺鲁所属歌逻、处月二部在榆慕谷(新疆吉木萨尔北)展开激战,唐军大胜,斩首千余级。

  与此同时,副总管周智度也在咽城(新疆额尔齐斯河一带)取得大捷,击败突骑施、处木昆等部落,攻陷咽城,斩首三万余级。

  十二月,唐军进至鹰娑川(今新疆焉耆西北裕勒都斯河),与西突厥及鼠尼施部四万骑兵遭遇。

  前锋将领苏定方率领五百骑兵毫不犹豫的发起冲击,经常以少胜多的唐军根本没把这四万人放在眼里。一阵冲杀过后,西突厥大败而逃,苏定方接连追杀二十余里,斩获一千五百余人,缴获的马匹、器械不计其数,绵亘山野之中。

  在这种情形下,唐军主力如果乘胜进击,抓获贺鲁易如反掌。但王文度却因嫉妒苏定方功劳,找到程知节说:“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伤亡也不少。在敌方境内冒然轻进是兵家大忌,又何必急于追击。不如用骑兵结成方阵缓缓向前,遇到敌军再战不迟,这才是万全之策。”

  他担心程知节不听,竟对全军慌称临行前接有圣上旨意,令他约束程知节不得轻敌犯阵。打了胜仗的唐军只得收兵结阵,将士们整天披盔贯甲骑在马上疲惫不堪,士气极为低迷。

  苏定方愤愤不平的对程知节说:“我们出兵是为了剪灭凶顽,现在居然笨到自己把自己困起来,如果遇到敌兵必败无疑。懦弱到这个地步,还如何建立功勋!况且皇上派您做主帅,您怎能让一个副帅发号施令?王文度所说情况一定有假,请将他抓起来奏告朝廷核查。”程知节未予理会。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显然无法再继续打下去,唐军第二次在没有取得完胜的情况下撤军。

  回到朝廷,王文度因矫诏被判死刑,经人说情撤职了事,程知节也因逗留不进免去官职。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事放到太宗时期,如果因将领的主观过错导致贻误战机,必然会被处死。这也说明,李治手中权力并不牢靠,朝中并非只有他一个声音。

  【04】苏定方三征贺鲁,威震蛮荒

  转眼到了显庆二年(657年),朝中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托孤重臣,在与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对抗中全面落败,相继退出核心领导圈子。

  李治看似柔弱,实则胸有韬略。他早就不想活在舅舅长孙无忌的光环下,过着言听计从的日子。

  与其说武则天利用了他的爱情,不如说他看中了武则天的野心与权谋。长孙无忌是他长辈、更是国家功臣,他不能直接出面与之对抗,武则天的出现让他找到了最为合适的人选。

  李治显然无法接受两次出兵都未擒获贺鲁的结局,正月二十一日,他再次颁布出兵诏令。如果说前两次的主帅人选并非出自他的本意,这次则完全由他决定。

  他任命左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燕南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为副总管,走北道讨伐贺罗。

  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从南路侧应主力作战。

  所谓“北道”是我国古时连通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之一,大体经新疆中部天山山脉与塔里木河之间地带向西,在喀什市疏勒县以西翻越葱岭通往中亚。

&ems因嫉妒苏定方功劳,找到程知节说:“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伤亡也不少。在敌方境内冒然轻进是兵家大忌,又何必急于追击。不如用骑兵结成方阵缓缓向前,遇到敌军再战不迟,这才是万全之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