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再战辽东,唐高宗替父雪耻一举灭掉高句丽(下)第3/4段
“我们派将士守卫海疆,设置屯田长期戍守,依靠的是他们同心同德,现在士卒中有这么多的怨愤牢骚,还如何指望他们获取成功!”
“如果不对上述情况加以改变,仍然延续过往错误做法,臣恐怕建功之期将会遥遥无望。这些逆耳忠言或许没人敢向陛下提起,因此臣才冒死陈奏,愿陛下三思。”
高宗大为震惊,立即派右威卫将军刘仁愿率兵渡海,接替原有戍卒,并诏令刘仁轨与他们同时返回。
按说刘仁轨以戴罪之身做到今天这步已经足够了,回国后定会安享荣光。他却对刘仁愿说:“百济局势刚刚平稳,还没完全安定。士卒更换,我再一走,恐怕会生变乱。不如先让这些旧时戍卒留下,帮着你们熟悉情况,再分批返回。至于我,此时还不能走。”
刘仁愿诚恳劝他:“我上次回国遭到多人弹劾,说我在百济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几乎被追责查办。现在你奉命行事就可以了,不要无端招惹是非。”
刘仁轨平静的说:“身为人臣,如果有利于国家,那就没什么不能做的,岂能顾及个人安危。”于是上奏高宗,请求继续留下。
高宗批准了他的请求,任命百济前太子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协助他治理民众。
我们现在常讲,领导干部要加强德行操守培养。什么是德行操守?公而忘私绝对是基本条件!如果连个人利益的藩篱都跳不出来,还遑论什么保家卫国!
刘仁轨是受儒家思想教育出来的能臣,在他身上或许有些封建时期不合时宜的东西,但他这种敢于担责,一心为国的大局观和奉献精神,何尝不令今人汗颜!
【07】军神李世积出山,高句丽沦为故纸
乾封元年(666年)五月,大唐的老对手、高句丽莫离支(即宰相)渊盖苏文病死。客观的看,他的一生是成功的,以一己之力扛住了大唐两任帝王十数次征讨,躲过了被唐军生擒诛斩的命运。
他死后,长子渊男生接任莫离支,让渊男建、渊男产两个弟弟留守平壤,前往各地调研。
有人挑唆二人,诬称渊男生对他俩不满想除去他们,不如先下手为强。两人听信谗言,趁渊男生不在抢夺了军政大权,以国王高藏名义征召渊男生。
渊男生明知有诈,哪敢回去。渊男建随即自称莫离支,发兵追捕。渊男生逃入边城,让儿子渊献诚到大唐求救。
高宗李治乐了,这真是上天让你灭亡啊!
李治当然不会错过这绝好机会。
六月初七,他任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前往征讨高句丽。同时,让渊献诚做向导随军前行。
七月初一,在百济驻守了四年的刘仁轨终于荣归朝廷,被高宗晋升为宰相,此时的他已经65岁!
九月,唐军前锋在庞同善指挥下大破高句丽,躲在边境的渊男生率众与唐军会合。
为了瓦解敌军,高宗诏令渊男生为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加封玄菟郡公。
十二月十八日,一直在幕后指挥的大唐军神、司空李世积隆重出场,以72岁高龄担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带领郝处俊、庞同善、契苾何力、郭侍封、薛仁贵、高侃等一众能臣猛将兵发高句丽。
李世积在高宗一朝享有崇高声望,不仅仅因他用兵如神,更因他知恩图报、忠诚为主的可贵品质。
当年李世民就是看重这一点,才在临死前故意把李世积贬到外地,并吩咐儿子李治即位后再把他调回来。名义上李世民的托孤重臣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实际上李世积才是李世民留给李治的最大政治遗产。
李世积果然没让李世民失望,在改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件大事上,他坚定站在了高宗这边。他的出场,也意味着此战必须打赢。
乾封二年(667年)九月十四日,李世积攻陷高句丽北线重镇新城(今辽宁省辽阳市东北),留下契苾何力、庞同善、高侃、薛仁贵驻守,乘胜连取高句丽十六座城池。
渊男建不甘心失败,率军袭击新城,被薛仁贵打败。高侃率军追至金山,作战不利反被高句丽追击。薛仁贵于途中截击,大败高句丽,斩首五万余级,先后攻陷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以上均为高句丽古地名,大体在今辽宁抚顺境内)。
郭侍封走水路开赴平壤,运粮船队遭遇海风翻覆。郭侍封军中无粮,想发书报急,又担心被高句丽人所获泄露虚实,灵机一动写了封藏头诗送给了李世积之心,几乎被追责查办。现在你奉命行事就可以了,不要无端招惹是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