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代女皇之坎坷称帝(中)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十一月初四,朝廷嫌李孝逸进展迟缓,任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讨伐徐敬业。

  这道诏令意图明显,一方面黑齿常之是百战名将,由他出马剿灭徐敬业不在话下;另一方面也再给李孝逸压力,带着三十万正规军打了两个多月不见成效,朝廷颜面何存!

  听到黑齿常之要来,李孝逸有些急了,召集将商议。众人大多认为韦超据险固守,将士无从施展勇猛,骑兵无法发挥优势,且穷寇死战,硬攻伤亡太大,不如分兵围住都梁山,然后直趋江都,攻灭他们老巢。

  支度使薛克扬说:“叛军虽占据险要,但人数不多。我们如分兵包围,留多了分散前方兵力,留少了又会成为后患。应先集中力量打下都梁山,一旦攻陷,淮阴、高邮之敌自会瓦解冰消。”

  魏元忠提议先打淮阴徐敬猷,众人都说:“那还不如先攻徐敬业,徐敬业败了,徐敬猷不战而擒。如果先打徐敬猷,徐敬业从下阿溪迎击,我们可就腹背受敌了。”

  魏元忠说:“不会这样!敌军精锐集中在下阿溪,与之决战,有利于彼、不利于我。万一失利,战场颓势很难挽回。徐敬猷是个赌徒,对打仗一窍不通,且兵力较少人心不齐,大军一到即可拿下,徐敬业想救也来不及。而后乘胜席卷,就算他们有韩信、白起的勇悍,也无法阻我兵锋。如今放着易取之敌不打,偏要与强敌硬碰,不是好计策。”

  众人见他分析的通透,便都不再言语,李孝逸当即定下决心。先打韦超,韦超趁夜遁走;再攻徐敬猷,徐敬猷弃城而逃。

  十一月十三日,唐军进击下阿溪,徐敬业沿溪固守。

  唐将苏孝祥、成三朗率五千人乘舟发起攻击,被徐敬业打败,唐军死伤过半,苏孝祥战死,成三朗被擒。

  唐之奇把成三朗拖到阵前准备斩首,行刑前欺骗大家:“这是李孝逸。”成三朗挣扎着放声大呼:“我是成三朗,不是李将军。大军已到,你们败亡在即。我死了,妻子享受荣耀;你们死了,全家蒙受耻辱。赶紧束手就擒!”

  各路唐军相继赶来,数次作战均遭败绩。李孝逸准备撤军,魏元忠劝他:“眼下是顺风,草木又已干枯,有利于火功。”再三请求李孝逸放手与敌军一战。

  徐敬业其实早成了强弩之末,士卒久战之下疲惫不堪,都在犹豫观望,阵型日渐松散。

  李孝逸虽然优柔,但能从谏入流,尤其肯听魏元忠的话。他按魏元忠计谋,集中兵力猛攻叛军并顺风纵火,徐敬业大败,所部士卒被唐军斩首七千级,掉入水中溺亡的不计其数。

  徐敬业等人逃入江都,携妻子奔赴润州(江苏镇江),准备乘船沿江入海逃往高句丽(今朝鲜半岛)。李孝逸进驻江都,分派将领追击。

  十一月十八日,徐敬业行至海陵(江苏泰州),舟船遭遇大风无法前行。将领王那相叛变,杀掉徐敬业、徐敬猷、骆宾王,割掉他们的首级归降。余党唐之奇、魏思温等人也均被抓获斩杀,为期三个月的变乱遂告平复。

  徐敬业叛乱,他的家族也受到牵连。军神李世积被追夺官爵剥夺李姓,连棺材都被挖出抛弃荒野。可怜他一生谨慎,死后却被不肖子孙所累,怎不令人扼腕叹惜!

  名将程务挺因与唐之奇、杜求仁关系亲近,坐罪斩于军中。被他打的找不到北的突厥人听到消息,竟然宴饮狂欢,还专门为程务挺建立祠堂,每次出兵进犯都要向他祷告祈福。

  后人在评论此事时说:“徐敬业如能用魏思温计策,以匡复李唐为己任,挥师直指河洛,即便兵败身死,也不枉忠义一场。而他却贪求金陵王气,自己想做皇帝,成为真正的叛逆,又怎能不败!”

  【05】血洗李唐宗室

  随着掌权日久,武则天渐渐有了称帝的心。当然她也有所顾虑,毕竟史上从未有过女人称帝的先例,且李唐宗室经过近百年的繁衍生息,早已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庞大势力,他们怎会甘心让政权旁落外姓手中。

  武承嗣了解姑姑想法,也在暗中琢磨,如何把姑姑堂而皇之的推上帝位。

  垂拱四年(688年)五月,武承嗣暗中让人在一块白石上刻下“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经过技术处理深埋土中。然后让亲信唐同泰挖出,带着奏表一并呈献太后,诈称从洛水中无意所获。

  太后大喜过望,将这块石头命名“宝图”,提拔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十一日,下诏亲临洛水祭拜,接受“宝图”。在神都南郊组织祭天仪式,感谢上苍赐下祥石,诏令全国各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于祭拜洛水前十天内齐聚神都。十八日,太后加封“圣母神皇”尊号。

  七月初一,武则天又将“宝图”改称“天授神图”,把洛水改称“永昌洛水”,严禁人们在河中捕捞垂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