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可突干铩羽,安禄山问世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奚族酋长李诗琐高率五千部众归降,玄宗册封他为归义王,将他及部众安置在幽州境内。

  李袆凯旋班师,获封开府仪同三司,享受宰相待遇。

  六月份,玄宗让裴耀卿从国库支取二十万匹上好绢,赏赐前方将士,以及归降的奚族将领。

  裴耀卿担心押送如此贵重的货物,沿途遭到抢掠。便在朝廷预定的出发日期前开拔,分成多路同时进发,不到一天安全抵达幽州,并完成交接。突厥、室韦果然如期赶来,无功而返。

  赵含章贪念大发,侵吞大量财物。事发,被押送长安痛打一顿,流放瀼州而死。

  这一战唐军虽然获胜,但并未伤及契丹元气。唐军撤回不久,可突干重回故地,不断袭扰大唐边境。

  玄宗派薛楚玉出任幽州节度使,薛楚玉与薛讷同为名将薛仁贵之子。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闰五月,薛楚玉派副总管郭英杰率一万精锐,带着归降的奚族军队进击契丹,屯驻于榆关外(今河北山海关境)。

  可突干联合后突厥迎战,奚族军队首鼠两端,临阵逃脱。唐军随之陷入重围,郭英杰阵亡。剩下的六千唐军兀自力战不休,契丹人拿着郭英杰首级劝降,竟无一人肯降,全部悲壮战死!

  这种宁死不降的血性,在高宗以后的对外战争中极少见到,说明了唐军将士对开元盛世的高度认同,以及对大唐荣誉的誓死扞卫。

  曾经那支横扫天下、铁血无敌的唐军涅盘重归!

  薛楚玉坐罪免官,不知所终。他有个儿子叫薛嵩,后来做了昭义军节度使,跟随安禄山反唐。安禄山被灭,他又重新归顺大唐,成为割据河朔的强藩。

  玄宗考虑幽州节制十六州,地位过于重要,思来想去把陇右节度使张守珪调整为幽州节度使。

  有了名将加持,唐与契丹的斗争形势立即向着有利于大唐的方向转变,不可一世的可突干末日降临!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六月,张守珪大败契丹,遣使向朝廷报捷。之后,又屡次击败契丹。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二月,在张守珪的持续打压下,可突干困窘不堪,被迫向大唐请降。

  张守珪委派官员王悔前往安抚,王悔抵达可突干大本营。契丹上下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只是将部落向西北方向稍稍调整了一下做做样子,并派人勾结后突厥,企图杀掉王悔。

  王悔敏锐觉察到了此事,好在他早有准备,秘密找到了契丹牙官李过折。

  李过折出自大贺氏,与可突干同掌契丹兵权,历来与可突干不和,对其专权妄为的做法深感不满。在王悔劝说下,李过折暗中集结部众,趁夜发起袭击,一举击斩可突干以及由他所立的契丹王遥辇屈烈,率众归降大唐。

  猖狂了十三年的契丹枭雄可突干就此败亡!

  张守珪得到王悔通知,出兵紫蒙川(今辽宁老哈河上游)迎接。将可突干、屈烈首级送往东都洛阳,悬挂于天津桥示众。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李过折专程入朝报捷。玄宗龙颜大悦,册封他为北平王兼松漠都督。

  玄宗赞美张守珪的大功,准备用他做宰相。张九龄不同意,劝谏说:“宰相是代天子管理万物的人,不是用来封赏的官职。”

  玄宗问:“那我只给他宰相名份,不让他掌握实权,这样可以吗?”

  张九龄答:“不可以!官职与官衔同为国家重器,怎能随意授人。况且守珪只是击破了契丹,您就要用他为宰相。如果让他灭掉奚与突厥,您该拿什么官职来赏赐!”

  玄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拜张守珪为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赐其两子官职,赏赐大量财物。

  张九龄的看法实在有失偏颇,当初李世积、唐休璟、郭知运、王孝杰等武将出身的官员都因战功卓着,出任宰相,也没见任何闪失,张守珪为什么不可以!

  张九龄只是打心里看不起非科举官员罢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张九龄这些文士眼中,能力才干并不是重要条件,重要的是与他们出身相一致,无怪李林甫评价他是书生之见!

  李过折得意洋洋返回契丹,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被大臣涅礼所杀,涅礼与可突干一样出自遥辇氏。

  涅礼遣使向玄宗解释,说李过折刑法残虐,人心不安,这才杀了他。

  玄宗懒得管他们之间的窝里斗,只要你不背叛大唐就行。

  随即下诏赦免了他的罪行,册封他为松漠都督,只是没再如以往那般赐他李姓,而是给他写了封信教训了一下:

  “朕也知道,你家法律从来目无领导。李过折是你国王,有了点错就要杀掉,在你们那里当国王也太难了!我只怕你做了国王,你的臣子也会杀了你!连自保都做不到,谁还愿意当王!你好自为之!”

  恰好后突厥出兵四万,东侵奚与契丹,涅礼会同奚王李归国击退了他们,随即摆脱唐与突厥两大故主,宣布独立!

; 王悔敏锐觉察到了此事,好在他早有准备,秘密找到了契丹牙官李过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