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为偶像修墓第1/2段
王阳明到了王越的老家河南浚县,他以自己的方式祭奠了这位大英雄,他想竭尽全力地送心中偶像最后一程。
王钦差到来,浚县各界都欢喜不已,王越的家人得如此殊荣自然感谢大明皇帝。就请王阳明给浚县的学子讲课,教教浚县学子如何科考;还盛情邀请王阳明到浚县旅游景点大伾山一游,并恭请王阳明写下诗赋。
当然,王阳明也当仁不让,他就提笔写下了《登大伾山诗》和《大伾山赋》。
如今,这两篇着作已成为大伾山的招牌式景点。
大伾山之所以天下闻名,就是因为有弥勒大佛在山上。
王阳明登大伾山也去拜大佛。当他看到弥勒大佛时,他就和自己进行了对比,结果王阳明感觉到自己很渺小。
也正是这次拜弥勒大佛,改变了王阳明对佛教的态度,他开始接受佛教。
接受佛教,拓宽了王阳明的视野,也开阔了他的思维空间。
正是对佛教的研究,王阳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价值论及佛教的因果论。
王阳明后来把佛教的因果论当作学习的方法,因果论的学习方法就是把知识系统化体系化了。好比形成一个公式,只要知道规律,就完全掌握了。
这样,知识成了一个有机体,只要掌握了体系,就算忘记一部分,只要形成体系,就很容易回忆起来。
这样一来,知识就容易记忆、容易掌握,同时更利于运用。
这种因果论学习方法直接冲击了儒家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就成为了后来的“知行合一”。
至于具体如何修墓,王阳明更是以一颗无上虔诚的心,将兵法贯彻运用到整个建墓工程中去。将纸面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这可是一次知行合一的初体验。
在还没开工之前,王阳明就先做了整体规划。他根据统计建墓民工的人数,又结合民工们的身体素质,将民工进行军队式的编制。
工程操作中,王阳明还要求全员执行“什五法”的工作计划,即该干活时干活、该吃饭时吃饭、该休息时也不加班,注重劳逸结合。
另外,王阳明还积极组织守墓者进行守墓操练。其标准更是霸气到以诸葛亮的“八阵图”为基准:吸收井田制和道家八卦的精华式组合,集天文地理优势于一身的作战阵法,为的就是保王越墓的长久安宁。
就这样,修建王越的墓在王阳明的部署与督导下,修墓人员的工作效率极大提升,墓地也如期完美地竣工了!墓地安全也有了长期保障。
王阳明跪拜在英雄墓前,敬一杯清酒,无需什么奉承的言语。
王阳明的苦心、敬重之心,苍天可表!
临回京时,王阳明拒绝了王越后人感恩戴德送来的金银财宝,但他收下了他们赠与他的那把威宁宝剑。
王阳明在接过威宁宝剑的那一刻,他忽然想起他曾经做过的一个梦,这个梦就是他梦见王越把自己的宝剑赠予了他。
明朝中后期,朝政腐败,边关鞑靼肆意入侵,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王阳明自小有成圣之志,当他目睹了百姓的困苦,朝廷的软弱,他立志自强,从自己做起。
14岁时,王阳明就开始练习弓马骑射,研读《六韬》《三略》《孙子兵法》等兵书,15岁时,独自出游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回来的路上和鞑靼士兵交战,将鞑靼士兵刺伤,从此立下经略四方之志。
王阳明目睹百姓的困苦,看到了朝廷的软弱无能,所以他努力读书,研读兵法,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