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封诸吕(中)第1/3段
乃封吕种为沛侯,吕平为扶柳侯,张买为南宫侯……四年,封吕嬃为临光侯,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及诸侯丞相五人。
——《史记·吕太后本纪》
在吕后的两次试探中,虽然大臣和诸侯王皆没有做出强烈的反对,但想要彻底打破“非刘氏不王”的誓约影响太大,吕后担心步子太大引起祸端,因此并不敢急于分封诸吕为王,只能选择循序渐进,先封吕氏族人为侯。
即便只是封侯,吕后仍然担心会遭到大臣和诸侯王的反对,毕竟这仍然打破了刘邦与大臣们“无功不得封侯”的约定。
为了平衡各方的态度,彰显自己的公平公正,使得自己的赐封不至于那么突兀,以降低赐封的阻力,吕后选择了将功臣、刘氏宗族和吕氏诸人一起赐封。
功臣方面,吕后此前便已经命陈平等人议定西汉开国功臣战功,查看是否有漏封者,结果还真被吕后找到了几人。于是吕后下诏封齐受为平定侯、阳成延为梧齐侯、冯无择为博成侯。
三人之中,齐受早年以部卒身份跟随刘邦,刘邦获封汉王后,他又以家车吏的身份跟随刘邦南下汉中郡,后又以枭骑都尉的官职跟随刘邦参加“楚汉战争”,并曾俘虏敌方楼烦将,西汉立国后,他虽因功少未被封侯,但后来却因功出任齐相。
阳成延早年则是以军匠身份跟随刘邦,并未参加战争,多是在后方从事建造工作,刘邦定都长安后,长乐宫、未央宫便是由他主持营建,之后又主持营建长安城,并早于规定时间竣工。他虽无战功,但作为国都的主要营建者,封侯倒也说得过去。
至于冯无择,则是吕后兄长吕泽的旧部,早年在吕泽麾下担任郎中,长期跟随吕泽作战,虽然多有战功,但因为刘邦在立国之后,有意限制吕氏权势,因此没能获得封侯,只是被任命为了郎中令。直到吕后这次赐封,才将他作为漏封的功臣,封为了博成侯。
刘氏宗族方面,吕后分别对惠帝刘盈诸子予以了赐封,其中次子刘强为淮阳王(原淮阳王刘友已在刘如意被杀后改封赵王),三子刘不疑为恒山王,其余三子则封为侯,刘山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
不过,由于刘盈之诸子皆年幼,因此虽然获封,但皆未前往封地就封,所谓的分封更多只是个挂个名分而已,同样由于诸子年幼,吕后必然会为其灌输亲吕的思想。如此一来,即便是他们日后真的就封,被吕后赐封的他们,也很难对吕氏产生敌意。
在此基础上,吕后这才封姐姐吕长姁之子吕平为扶柳侯、封吕泽次子吕产为洨侯、封吕释之之子吕种和吕禄分别为沛侯和胡陵侯。
见到吕后如此大张旗鼓的赐封,有大臣为了讨好吕后,趁机上书建议晋封吕泽长子吕台为王。吕台作为吕泽长子,早在吕泽去世后,便已经继承了侯爵之位,被刘邦封为了郦侯。
分封吕氏亲族为王,本就是吕后的目的,因此立即便同意了上奏。于是,吕后分割齐国的济南郡设吕国,封吕台为吕王(次年吕台去世,其子吕嘉承袭王位)。虽然此举彻底打破了“非刘氏不王”的誓约,不过鉴于吕泽确实战功卓着,且此前已经追封为王,封其子为王倒也说得过去。
这次分封,乃是自刘邦大封西汉开国功臣以来的又一次较大规模赐封,吕氏的本意自然是为了分封诸吕,但为了降低分封阻力,这才在分封诸吕之余,又对功臣和刘氏宗族进行了分封,以安定朝臣和诸侯王之心。
而正如吕后所料,由于此次分封涉及到了开国功臣、刘氏宗族和吕氏家族各个方面。如此,即使有人看出吕后此次大封天下,乃是为了借机赐封诸吕,有假公济私之心,也没人敢于冒着得罪所有人的风险去予以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