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实边塞、分诸侯(上)第1/3段
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
——《汉书·晁错传》
汉文帝即位之初,汉文帝面临的主要矛盾,便是与功勋大臣和诸侯王之间的权力冲突,不得不倚重自己从代国带来的亲信官员以及舅舅薄昭等外戚,在这种局面下,汉文帝可以容忍这些人的一些不法行为。
然而,随着皇位的稳固,汉文帝的主要矛盾从稳固统治变成了治理天下,再加上贾谊在《治安策》中点出的礼制问题,汉文帝自此后开始有意通过维护朝廷律法、建立礼仪尊卑来加强统治权威,打击不法行为。
汉文帝七年(前174年)十月,汉文帝诏令,“彻侯太夫人、夫人、诸侯之子及两千石以上官员,如果没有朝廷的同意,严禁擅自逮捕”。汉文帝这道诏令一下,个别彻侯和高级官员开始变得有恃无恐,各种违法乱纪事件频繁出现,而汉文帝对此却只是冷眼旁观。
汉文帝的无动于衷,让很多权贵开始愈发胆大妄为,终于在汉文帝十年(前170年)酿成大祸,而这个闯祸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
薄昭作为汉文帝的舅舅,自刘恒从代地入京即位以来,便深受汉文帝倚重,皇亲国戚再加上皇帝宠臣的身份,使得薄昭在朝廷的地位极为超然,朝中大臣谁见了不给几分薄面,这便使得他多少有点飘飘然,平日里便多有违法之事,而随着彻侯和高级官员们越来越胆大妄为,薄昭也开始变得无法无天起来。
这一年,薄昭竟然杀了朝廷派来的使者,这已经是形同谋叛了。对于这种严重违法事件,汉文帝这次没有继续选择隐忍。
不过,碍于薄太后的关系,薄昭皇亲国戚的身份,以及薄昭多年以来的功劳,汉文帝虽已决定予以严惩,但却并未直接下令,而是让一些亲信大臣去陪他喝酒,想让他醒悟自杀,薄昭虽然看出了汉文帝的意思,但哪里肯轻易赴死,汉文帝于是又让群臣为其哭丧,薄昭见自己的这个侄子真的是要致自己于死地,这才无奈自杀。
虽然此前汉文帝曾多次采取过“杀鸡儆猴”的方式震慑诸侯和功勋老臣,但汉文帝这次不顾在世的薄太后,而赐死舅舅的举动,却无疑是“杀猴儆鸡”,这对群臣和彻侯产生了巨大震慑,当意识到汉文帝为了维护统治权威,甚至连亲情都可不顾,这些权贵哪里还敢公然违法乱纪,而对于汉文帝也是愈加恭敬。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正月,汉文帝巡视代地后返回长安,其第四子、梁王刘揖于同年夏入京觐见汉文帝,梁太傅贾谊随同入朝。同年六月,梁王刘揖不幸坠马而死,自认没有尽到责任的贾谊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
由于刘揖死后无子,按例梁国便要撤销,但贾谊认为如此做极为不妥,上书汉文帝说,“如今陛下能够倚为屏障和太子将来能够依仗的,只剩下了淮阳国、代国两个封国罢了。代国,北部与匈奴为邻,能够自保就不错了;淮阳国又国小力微,根本无法对那些大国形成牵制。如今权力虽在陛下手中,但所封立的王国却势力太小,随时有被吞并的风险,这样怎么能行?
臣认为,陛下应该将原属淮南国的封地,全部划归淮阳国,增强淮阳国实力,并为梁王册立继承人,将淮阳北部的两三个城和东郡划归梁国,以扩大梁国的封地。如果没有可立为梁王继承人者,也可将代王改封梁王。
如此,梁国封地起于新郪而北抵黄河,淮阳国也囊括了陈郡全境且南抵长江,那么其他大诸侯国就不敢再有二心了。梁国足以对抗齐赵,淮阳国足以制约吴楚,陛下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决定对原淮南国、淮阳国和梁国的封地予以调整,然没有尽到责任的贾谊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