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1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这种情况是建立在元廷苛捐杂税、各路起义军大战,导致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死亡,土地无主、人少地多的情况下,朝廷稳定后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再发生了。”

  毕自严回答完后,朝着崇祯微躬,示意自己回答完了。

  可崇祯却是没有给出答复,而是静静的看着他,搞得毕自严额头冷汗都出来了,回想着自己的回答是不是有什么冒犯龙威的地儿。

  不待他全部回想完,崇祯却是低声道:“毕爱卿,你出身世家,曾祖父毕恪是户部尚书、祖父毕忠臣、父亲毕木都是大臣,你自幼在这种环境下应该是没有经历过挨饿的滋味。

  所以,你虽然了解民生疾苦,但你毕竟没有感同身受,自然也无法理解百姓对粮食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崇祯沉顿了一下,随后低吟了起来。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昼出云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半夜呼儿趁晓耕,赢牛无力渐艰行。”

  ……

  “朕读书少,你饱读诗书,这种诗词应该比朕知道的多的多。”

  一字一句,如同晨钟暮鼓在毕自严脑海中炸开。

  诚如皇帝所说,这类的诗词他能瞬间找出三五十处,可他从未仔细的想过、或者说他想过但未亲身体验过,想了也想的不深。

  但结合皇帝的提问和他的回答,他似乎明白了皇帝想要说的。

  果然,他还未彻底想明白,崇祯就继续出声了:“你说没有合适的工具,耕地效率不高,这是事实,可你细数古代的农耕工具,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