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6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到这里,毕自严指着围着宁远互市的密密麻麻的商队:“这宁远互市周边的商户驻扎是有规律的,

  最前面的是商户,且领有号牌在各自商铺的外围,能在第一时间进驻招商大会上拍到的商铺,

  后面各大行商的商队则是需要在第二天后才能进入互市交易。”

  “朕知道了!”

  崇祯点了点头,这个流程在从北京城启程之前他就已经知晓了。

  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多的花活,但由一国之君亲临,足可以看出朝廷的重视了。

  朝廷重视,商人们才会安心的经营,朝廷才能获得更多的商税。

  在客商们的议论声中,时间到了第二天上午的辰时,崇祯的銮驾到了宁远互市的东面的牌楼前。

  这座牌楼是最高等级的御制的三门四柱子石质牌楼,此刻的牌坊前方已经聚集了数以千计的人群。

  商人、读书人、附近百姓、伙计、游客等等,形形色色,但皆是满脸的欢喜和期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山呼海啸般的恭贺声之后,崇祯从銮驾内走出,高声道:“诸位免礼!”

  数息后,起伏的人群才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崇祯高声道:“诸位,自朕登基以来,做了很多的大事儿,诸如平定辽东的建奴、收复草原的蒙古诸部等等,这些是大明不安定的因素所在,

  只有干掉了他们,百姓们才能不受外敌威胁、不用担心外敌入侵、才能和谐安宁的生活。

  可和谐安宁只是朕期待的一方面,朕还想让这里的百姓们生活的更好,所以,朕在这里设置了宁远互市场,让辽东和朝鲜、东蒙古的商品能流通。

  这么说吧,只要百姓们安心劳作、能吃苦,朕保证你们做出来的东西一定会卖出去,有了银子,才能真正的吃饱穿暖、生活不愁,

  当然了朝廷也能收入商税,用于修桥补路、兴修水利、开办学堂等等等,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

  所以说,宁远互市是承载着辽东、东蒙古、朝鲜三地的发展的桥梁,朝廷会尽最大的可能保证宁远互市的顺利开办。

  朕也将丑话说在前面,敢破坏互市交易规则的,朕绝对不会轻饶。

  希望咱们同心协力,将这座东北、乃至大明的第一互市办的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现场先是安静了片刻,而后震天的欢呼声响起。

  商人们和百姓们用力的拍着手,手都红了还在继续着。

  商人们最怕的是官员吃拿卡要,其实他们也不怕官员们贪,关键是你拿了银子把事儿办了呀。

  这里没有那一套,能省下太多了,能大大的提高效率。

  百姓们开心则是因为皇帝的保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谁还不会点手工呢,可问题是卖不出去。

  现在皇帝说了,只要能保证质量,那就一定能卖出去,如此便能补贴家用,勤能致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