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锦囊妙计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已经彻底被这小童所折服了。

  对方不仅准确判断出,曹操与徐州本土势力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想出对策,诱导他们互相怀疑。

  然后火中取栗,获得糜氏家族所控制之食盐。

  这一整套谋略,就算成年人也想不出来。

  但却出自陆逊一个十一二岁少年之口,令人不得不称奇。

  刘琦说道:“他年岁还小,待到成年之后,便让其举孝廉入朝。”

  刘协闻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失望之色。

  他知道,这少年再是才华横溢,也只是归属于刘琦,不可能为他所用。

  他叹口气道:“事不宜迟,既然已有对策,就依计而行吧。

  让荀令君立即草拟圣旨。

  不知派谁去徐州传旨为佳?”

  刘琦想了想道:“此去徐州,要与下邳陈氏等世家大族沟通,故而也应派一个世家子弟前去才行。

  此人还必须机灵无比,能见机行事。

  我见弘农郡新举杨氏之子杨修为孝廉。

  不如就让杨修前去吧。”

  “皇兄不记恨杨氏?”刘协感到好奇。

  刘琦微微笑道:“我与弘农杨氏不过升斗之仇,何来记恨之说?”

  杨彪虽然之前对他使过绊子。

  但世家大族之间,为了争权逐利,即可互相争斗,也可互相协作。

  他也不可能,把弘农杨氏那样累世公卿的家族,一杆子打死。

  刘协见刘琦如此大度,也感到十分欣慰,点点头道:“就依皇兄之言,派杨修前去传旨。”

  ……

  第二日,清河王府书房之中。

  杨彪之子杨修前来拜见。

  他也就刚刚及冠之年,生的身长玉立,一表人才。

  他对刘琦施礼道:“在下来京之前,家父曾经叮嘱,之前他老人家多有得罪之处,还望大王海涵。

  若大王能不计前嫌,我弘农杨氏定当铭记厚德。”

  刘琦摆了摆手,大气的道:“过去之事,不必再提。

  如今遣你去往徐州传旨,任务着实艰巨。

  只要你顺利完成,我将来必会提拔你。”

  这杨修,聪明自然不用说。

  其历史上之所以被杀,也并非因为鸡肋事件。

  而是因为参与了世子之争,犯了曹操大忌。

  如今又怕他聪明反被聪明误,刘琦说道:“让我身边这位陆逊,与你一同去传旨。

  另外,我有三个锦囊,交给陆逊。

  若遇到难处,可逐一拆开,自会脱困。”

  杨修眉梢不易察觉的动了动。

  他自幼饱读诗书,聪慧过人,被世人称之为神童,所以逐渐养成恃才傲物的脾气。

  如今刚刚成年,便被举为孝廉,入朝为郎。

  正准备大展拳脚,施展抱负。

  此番去往徐州,正是展现聪明之最佳时机。

  没想到刘琦竟然对他不放心,派一个小童跟着,还祭出锦囊妙计。

  那都是戏文中才出现的桥段。

  他们还没出发,刘琦怎能提前预料到会遇到什么麻烦,并提前做出安排?

  这简直太好笑了。

  只不过他心里虽然嘀咕,但嘴上却没说出来。

  只是恭恭敬敬的施礼道:“谨遵大王令!”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